剖腹产发生羊水栓塞风险相对阴道分娩高,因子宫血窦开放及羊水更易接触母体血液,其危害大,可致产妇多严重并发症,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并规范操作防范,产妇及家属需配合,高危孕妇术前要充分准备。
一、剖腹产时羊水栓塞发生的相关因素
1.子宫血窦开放:剖腹产时,子宫切开后,子宫血窦处于开放状态,羊水有可能通过开放的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阴道分娩时,子宫收缩等过程也会使血窦开放,但剖腹产的子宫切开方式等因素可能增加了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机会。例如,研究发现剖腹产手术中子宫切口的操作等情况,使得羊水有更多途径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
2.羊水有更多机会接触母体血液:剖腹产过程中,羊水直接与母体血液接触的机会相对阴道分娩可能更多。因为剖腹产是直接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羊水直接暴露在开放的血窦等周围环境中,而阴道分娩时羊水需要经过产道等途径才进入母体循环,相对来说接触母体血液的过程可能有所不同。
二、羊水栓塞的危害及防范
1.危害:羊水栓塞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可导致产妇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羊水栓塞,产妇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跳骤停等情况,对母婴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2.防范措施
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在剖腹产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等情况,一旦怀疑有羊水栓塞的可能,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
产妇自身及家属配合:产妇及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在剖腹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医护人员也会对剖腹产手术过程进行规范操作,尽量减少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剖腹产指征的孕妇,医生会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在手术过程中谨慎操作,降低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高龄产妇、有过剖腹产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剖腹产手术前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急救药品的准备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羊水栓塞等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