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症状表现多样,轻症可仅为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典型症状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较大儿童胸闷、心悸,婴儿烦躁不安等)及心脏相关体征(心率异常、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部分患儿发病前1-3周有前驱感染史,需重视,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还要关注一般状况、保证休息减心脏负担。
轻症表现:部分轻症患儿可能仅有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这些表现容易被忽视,因为孩子可能只是比平时显得没那么活泼、爱吃饭少了,家长可能会以为是孩子最近玩耍太累或者有点小感冒等原因引起。
典型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较大儿童可能会诉说胸闷、心悸等。胸闷是一种胸部发闷、有压迫感的感觉,心悸则是自己能感觉到心跳异常,可能是心跳加快、心跳不齐等。婴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呼吸急促等。呼吸急促是因为心脏功能受影响后,机体缺氧,通过加快呼吸来代偿,婴儿呼吸频率本身比成人快,当出现心肌炎时这种呼吸急促会更明显且异常。
心脏相关体征:医生查体时可能会发现心率异常,可表现为心动过速(心率超过同龄正常心率范围)或心动过缓(心率低于同龄正常心率范围);心音低钝,正常的心音是比较清脆有力的,心肌炎时心音会显得沉闷、无力;还可能听到心律失常,比如早搏等,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
伴随症状:有的患儿在发病前1-3周可能有前驱感染史,比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像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者消化道感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这是因为很多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先引起呼吸道或消化道的感染,然后累及心脏。
小儿心肌炎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如果孩子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尤其是有前驱感染史后又出现心血管相关不适表现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对于小儿心肌炎,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一般状况,保证患儿休息,减少心脏负担,这对病情恢复很重要,特别是年龄小的患儿,更需要精心护理,避免劳累等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