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做心电图大多能查出,其心电图有P-R间期缩短、有δ波、QRS波群增宽及继发性ST-T改变等特征表现,还有A型(V1-V6导联δ波及QRS波群主波均向上)、B型(V1导联δ波及QRS波群主波向下,V5、V6导联相反)等不同类型,不同人群表现基本相似,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可能需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
心电图特征表现
P-R间期缩短:正常P-R间期一般在0.12-0.20秒,而预激综合征患者P-R间期小于0.12秒。这是因为存在异常的房室传导旁路,使得心房激动提前到达心室相关部位,导致P-R间期缩短。
δ波:QRS波群起始部可见粗钝的波,称为δ波。这是由于旁路传导使部分心室肌提前除极所致。
QRS波群增宽:一般QRS波群时间大于0.12秒,但如果旁路传导速度很快,也可能QRS波群时间正常或轻度增宽。不过多数情况下会有增宽表现。
继发性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倒置,与δ波方向相反,这是因为心室除极顺序异常引起的继发性改变。
不同类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A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V1-V6导联δ波及QRS波群主波均向上。这是因为旁路位于左室后底部等部位,激动从左室后底部传入,导致心室除极顺序从左后开始,反映在心电图上就是上述特征。
B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V1导联δ波及QRS波群主波向下,V5、V6导联δ波及QRS波群主波向上。通常是旁路位于右室前侧壁等部位,心房激动经右室前侧壁旁路快速传入心室,引起相应导联的心电图改变。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预激综合征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基本相似,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预激综合征可能因心脏结构和传导系统的发育特点,在心电图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细微差别,但总体的特征性改变还是可以识别的。对于有相关症状(如心悸、胸闷等)怀疑预激综合征的人群,心电图是首要的检查手段,但有时在某些情况下,如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来捕捉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