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少尿期有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致尿量改变,伴体内毒素潴留等引发全身症状,存在高钾等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酸碱失衡;多尿期尿量渐增易致水电解质紊乱,仍可能有感染等并发症;恢复期肾功能渐恢复至正常,部分有乏力等遗留表现,儿童恢复相对快老人恢复慢且需防基础病复发加重。
一、少尿期表现
1.尿量改变: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因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致尿量减少,同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也参与尿量变化,儿童尿量减少标准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年龄判断;
2.全身症状:由于体内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病情严重时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累及神经系统可致意识障碍、抽搐等,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全身症状可能更复杂且易被基础病掩盖;
3.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为严重并发症,血钾升高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低钠血症可表现为嗜睡、神志不清,高磷、低钙血症可导致皮肤瘙痒等,儿童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更易出现严重后果;
4.酸碱平衡失调:多为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深大呼吸、嗜睡等,小儿急性肾衰时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因小儿机体代偿能力弱而更迅速出现严重表现。
二、多尿期表现
1.尿量变化:尿量逐渐增多,此期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但肾小管浓缩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血症,患者可因大量排尿出现脱水、乏力等,老年人多尿期因肾脏储备功能差,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更困难;
2.并发症:虽肾功能开始恢复,但仍可能存在感染等并发症,儿童在多尿期因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或全身感染。
三、恢复期表现
1.肾功能恢复:尿量恢复正常,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患者体力逐渐恢复,儿童恢复过程相对成人可能更迅速,但仍需关注生长发育影响;
2.遗留表现:部分患者仍可能有乏力、虚弱等,需较长时间恢复体力,老年人恢复期因身体机能衰退,体力恢复更缓慢,且需警惕基础疾病复发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