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的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视诊观察头部外观、触诊检查颅骨情况;影像学检查有头颅X线可初步筛查但有局限、头颅CT能精准显示各种颅骨骨折、MRI在特殊情况时用于显示软组织结构损伤但非首选且需注意特殊人群限制,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准确判断颅骨骨折情况以制定治疗方案。
触诊:用手指轻触头部皮肤及颅骨,检查是否有颅骨凹陷、骨擦感等。若触及颅骨有不平整、有异常的摩擦感,可能提示颅骨骨折。但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骨化,骨擦感可能不明显,触诊时需更加轻柔谨慎。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检查:
作用:是初步筛查颅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发现明显的颅骨骨折线等情况。例如能发现颅盖骨的线性骨折、凹陷骨折等。但对于颅底骨折等某些情况,可能显示不够清晰,有一定的局限性。
特殊人群考虑:婴幼儿颅骨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遵循辐射防护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头颅CT检查:
优势:是诊断颅骨骨折的重要且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它可以清晰地显示颅骨的细微结构,能够准确发现各种类型的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骨折、颅底骨折等。对于骨折的部位、骨折线走行、是否有骨折碎片移位等情况都能精准显示。例如能明确颅底骨折时是否有颅内积气、脑脊液漏相关的骨折累及部位等。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新生儿、婴幼儿等,进行头颅CT检查时,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固定,避免因患儿不配合导致检查图像不清,同时严格掌握CT检查的适应证和辐射安全。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作用:一般不是颅骨骨折的首选检查,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用到,比如怀疑有颅底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等情况时,MRI可以更好地显示脑组织、神经等软组织结构的损伤情况。不过对于急性颅骨骨折的诊断,其价值相对CT较低。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特殊人群,不能进行MRI检查,需要提前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通过以上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运用,医生可以准确判断颅骨骨折的情况,包括骨折的类型、部位、严重程度等,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