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会造成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他心律失常,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房颤动等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机制与左心房血液淤积、扩大及心肌纤维化等有关,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内压力变化、心肌结构改变及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有关。
心房颤动
发生机制: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液淤积,左心房压力升高,导致左心房扩大。左心房扩大及心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可使心房肌电活动不稳定,从而容易引发心房颤动。长期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中,约有40%-50%会发生心房颤动。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随着二尖瓣狭窄病情的进展,左心房内径增大到一定程度(如左心房内径≥55mm)时,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功能不全,因为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心室充盈减少,心输出量进一步下降。而年轻患者出现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时,也会影响其日常活动耐力,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因为心房颤动时心房内血流淤滞更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导致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
发生情况:在二尖瓣狭窄早期,可能就会出现房性早搏,随着病情发展,病情较重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也可能出现房性心动过速。这是因为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心房内压力变化和心肌结构改变,导致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异位起搏点的异常兴奋,从而引发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如果患者合并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更容易诱发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在劳累后可能会频繁出现房性早搏,而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等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减少这类心律失常的发作。
其他心律失常:少数二尖瓣狭窄患者还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他心律失常,但相对心房颤动、房性早搏等来说发生率较低。其发生可能与二尖瓣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心房心室之间的电传导通路受到影响等因素有关。不过,总体而言,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还是心房颤动等房性心律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