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6.00D,其患者视网膜脱落概率约0.07%-0.1%,受年龄、用眼方式、眼部基础病变、性别、病史等因素影响,需定期眼底检查、合理用眼、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外伤,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影响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概率的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周边部的退行性变会逐渐加重,比如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等情况更容易出现,从而增加了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一般来说,中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相对年轻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用眼方式:长时间高强度用眼、剧烈运动等情况会增加视网膜脱落的概率。例如,高度近视患者如果进行打篮球、跳水等剧烈运动,眼球受到撞击的可能性增大,容易导致视网膜牵拉甚至脱落。而长期过度用眼,如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会使眼球内部压力等发生变化,也会对视网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提高视网膜脱落的发生几率。
眼部基础病变:高度近视患者往往存在眼底的一些病理性改变,像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漆裂纹样改变等,这些病变会使视网膜的稳定性下降,使得视网膜脱落的概率明显升高。如果同时合并有玻璃体混浊、液化等情况,也会进一步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因为玻璃体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对视网膜产生牵拉作用。
性别因素:目前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性别对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概率有显著的决定性差异,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不同性别的高度近视患者在一些诱发视网膜脱落的因素接触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不过这并不是导致概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病史因素:如果高度近视患者既往有过视网膜周边部变性等情况,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那么再次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概率会比没有既往病史的高度近视患者高很多。例如,曾经发现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但未进行激光封闭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其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为了降低视网膜脱落的概率,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的病变情况并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受到外伤等。如果出现眼前闪光感、漂浮物突然增多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往往可能是视网膜脱落的先兆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