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前需全面评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血压、蛋白尿等明确病情,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且优先选对胎儿影响小降压药,蛋白尿多者谨慎用特定药并严密监测,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综合多因素定分娩时机方式,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孕妇需加强孕期管理遵方案、保证休息饮食,关注异常症状并定期产检以保障母儿健康。
一、病情评估
妊娠前需全面评估慢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血压水平、蛋白尿定量等,明确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精准依据,同时关注孕妇整体健康状况及胎儿发育情况。
二、血压管理
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至关重要,一般建议收缩压维持在130~150mmHg、舒张压在80~105mmHg,优先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等,通过药物治疗稳定血压,降低对肾脏及胎盘的不良影响,确保胎盘血供及胎儿正常发育。
三、蛋白尿控制
对于蛋白尿较多的患者,可根据病情谨慎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但需严格评估孕妇及胎儿状况,权衡用药利弊,此类药物可能存在胎儿致畸等风险,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四、肾功能监测
定期复查尿常规、血清肌酐、eGFR等指标,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趋势,若出现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血清肌酐快速升高或eGFR显著下降等情况,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损伤。
五、分娩时机与方式
综合孕妇肾功能状态、血压控制情况、胎儿宫内发育成熟度及胎盘功能等因素决定分娩时机,若肾功能稳定、血压控制良好且胎儿成熟,可考虑适时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依据产科指征确定,无剖宫产指征者可尝试阴道分娩,但需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肾功能及胎儿宫内情况,保障母儿安全。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孕妇需加强孕期管理,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合理调整饮食,确保营养均衡。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出现头痛加剧、水肿明显加重、尿量减少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要定期产检,动态监测母儿状况,以最大程度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孕期心理及生理的全方位照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