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多种病理类型可致肾小球损伤硬化;糖尿病肾病,与高血糖致代谢血管病变相关,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多见且年轻人有年轻化趋势;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史长、控制不佳者易患;慢性肾盂肾炎,由细菌感染致肾盂肾间质慢性炎症,女性因解剖生理特点易患且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
糖尿病肾病
相关情况: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成为引起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高血糖导致的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等有关。长期高血糖使肾小球微血管发生病变,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动脉硬化等病理改变。在年龄方面,多见于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但近年来由于年轻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也有年轻化趋势。对于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发生糖尿病肾病进而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女性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管理等方面若不注意,也面临相同风险,生活方式上,高糖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相关情况: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高血压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缺血,逐渐导致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脏功能逐渐减退。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一般来说,高血压病史较长、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患病上无绝对性别差异,但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如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高血压,从而增加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及慢性肾衰竭的发生风险。
慢性肾盂肾炎
相关情况: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间质的慢性炎症。反复的肾盂肾炎发作导致肾组织瘢痕形成、肾小管萎缩,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多见于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且未得到彻底治疗的人群,女性由于尿道短等解剖生理特点,相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增加慢性肾盂肾炎及慢性肾衰竭的发病风险。在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人群更需关注,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憋尿等不良习惯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从而影响慢性肾盂肾炎及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