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穿刺有出血相关危害如肾周血肿(儿童风险高)、血尿(需观察程度和持续时间且老年人需谨慎),存在感染风险(儿童免疫不完善、老年人免疫低下需注意),极少数有肾脏实质损伤风险,儿童配合度差、肾脏娇嫩风险高,老年人有基础病、肾功能减退风险相对高,穿刺前后需充分评估与护理。
一、出血相关危害
1.肾周血肿:紫癜性肾炎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肾脏血管,引发肾周血肿。表现为腰部疼痛、局部压痛等,较小的血肿可能自行吸收,较大的血肿可能需要密切观察或进一步处理,严重时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儿童由于肾脏解剖结构相对稚嫩,发生肾周血肿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需格外关注穿刺后的腰部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2.血尿:穿刺后出现血尿较为常见,多为镜下血尿,少数可表现为肉眼血尿。一般短期可自行缓解,但需注意观察血尿程度及持续时间,若血尿加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评估处理。老年人肾功能可能存在一定基础状态,血尿对其肾功能的影响需更谨慎监测。
二、感染风险
紫癜性肾炎穿刺属于有创操作,存在感染风险,虽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引发肾周脓肿等严重感染情况。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风险相对更高,穿刺后需加强体温监测及局部创口护理;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更需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预防感染发生。
三、肾脏实质损伤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紫癜性肾炎穿刺可能导致肾脏实质进一步损伤,影响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这种情况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出现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需在穿刺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权衡穿刺的必要性与风险。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老年人,需更谨慎评估穿刺对肾脏实质可能造成的影响。
四、特殊人群风险差异
1.儿童:儿童配合度相对较差,穿刺操作难度可能增加,且肾脏组织较娇嫩,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高于成人,穿刺前需充分做好患儿安抚工作,穿刺后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加强护理。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肾脏功能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减退,穿刺后发生出血、感染及肾脏实质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穿刺前需全面评估患者整体状况,穿刺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