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前置胎盘不一定会出血,其出血多在妊娠28周后无诱因、无痛性反复出现,程度有差异,受孕周、子宫收缩、孕妇自身状况等影响,对母儿有不良影响,需加强孕期监测,出现情况及时就医及进行相应治疗,特殊人群更要密切管理。
出血发生的时间及特点
妊娠中晚期:多在妊娠28周后出现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这是因为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下段逐渐伸展,而胎盘不能相应伸展,导致胎盘边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从而引起出血。初产妇多见初次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经产妇出血时间相对较晚。
出血程度差异:出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出血时仅表现为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多量出血时可迅速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脉搏增快微弱、血压下降等。部分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危及母儿生命。
影响出血的因素
孕周:孕周越小,胎盘面积相对越大,出血风险可能相对越高。随着孕周增加,子宫下段进一步伸展,部分完全性前置胎盘可能转变为部分性或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但这不是绝对的,仍有部分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在整个孕期都会有较明显的出血表现。
子宫收缩:频繁的子宫收缩会加重胎盘与子宫壁的错位剥离,从而增加出血的可能性和出血量。孕妇如果过度劳累、进行剧烈活动等,容易诱发子宫收缩,进而促进出血发生。
孕妇自身状况:不同孕妇的身体状况不同,如有些孕妇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会影响出血后的凝血过程,使得出血更难止住,出血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对母儿的影响及应对
对母体的影响:反复出血可导致孕妇贫血,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大量出血时可危及孕妇生命。
对胎儿的影响:出血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
应对措施: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孕妇,需要加强孕期监测,包括超声检查观察胎盘位置变化、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同时要让孕妇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性生活,一旦出现阴道出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等,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儿安全。对于高龄孕妇、有多次流产史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发生完全性前置胎盘相关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相对更高,更需要密切监测和加强孕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