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转运时要再次检查生命体征,固定头部尽快送有救治条件医院;入院后需行头颅CT等检查,维持生命体征、防治感染、处理伤口,颅内血肿等需手术治疗;儿童病情变化快、需轻柔转运及谨慎评估治疗,老年人恢复弱、常伴基础病、要控基础病防并发症且综合评估手术。
止血:若有明显出血,可用清洁的纱布、毛巾等压迫止血,头部伤口可用绷带适当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脑部血供。
转运
转运前应再次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保持患者头部相对固定,避免颠簸,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医院。
入院后的治疗
头颅CT等检查:入院后需立即行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颅脑损伤的程度,包括颅骨骨折情况、颅内出血的部位和量、脑组织损伤情况等。
维持生命体征
呼吸管理:确保患者呼吸功能稳定,必要时给予吸氧,对于呼吸抑制严重、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循环支持:监测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的血压,保证脑部灌注。
防治感染
抗生素应用:开放性颅脑损伤易发生颅内感染,通常会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一般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用药时间和种类需根据感染控制情况调整。
伤口处理
清创缝合:在无菌条件下尽早进行清创缝合,一般要求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等,彻底冲洗伤口,尽量减少感染机会。
颅内血肿等处理
手术治疗:如果存在颅内血肿较大,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需紧急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凹陷性颅骨骨折压迫脑组织的情况,也可能需要行颅骨骨折复位术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开放性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在急救转运过程中要更加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二次损伤。由于儿童颅骨和脑组织相对脆弱,治疗上要更谨慎评估手术指征和时机,术后要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康复训练。
老年人:老年人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且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术后要加强护理,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