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相关疾病包括脊柱裂、脊柱侧弯、脊柱纵裂。脊柱裂有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和脊膜通过脊柱裂处膨出体表,伴神经功能障碍等)和脊膜膨出(仅脊膜通过脊柱裂处膨出体表,神经功能障碍相对轻);脊柱侧弯有特发性(青少年多见,女孩多,原因不明,随发育可能加重)和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致脊柱侧弯,畸形复杂);脊柱纵裂有硬脊膜内型(脊髓被硬脊膜分隔,影响神经功能)和硬脊膜外型(硬脊膜外骨或纤维间隔分隔脊髓,致脊髓受压及神经功能影响)。
一、脊柱裂
1.脊髓脊膜膨出:是较为常见的类型,脊髓和脊膜通过脊柱裂处膨出到体表。在胚胎发育早期神经管闭合过程出现障碍,导致脊柱后方的椎弓未能正常融合,使得脊髓等组织向外突出。可发生于脊柱的不同节段,如腰骶部等,患儿出生后背部会有囊性肿物,表面覆盖皮肤或薄膜,可能伴有下肢运动、感觉障碍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神经功能。
2.脊膜膨出:只有脊膜通过脊柱裂处膨出到体表,脊髓本身未膨出。同样是由于胚胎期神经管闭合异常导致脊柱裂,脊膜经此裂隙突出,一般神经功能障碍相对脊髓脊膜膨出较轻,但也可能存在局部神经受压等问题,背部可出现囊性包块。
二、脊柱侧弯
1.特发性脊柱侧弯:原因尚不明确,多发生于青少年,女孩相对多见。可能与遗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生长发育不平衡等因素有关。脊柱在冠状面出现侧方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等改变,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双肩不等高、背部不对称等,随着生长发育进展,侧弯可能逐渐加重,影响心肺功能等。
2.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脊柱分节不良或形成障碍导致的脊柱侧弯。在胚胎早期脊柱的形成过程中,椎体的分节或形成出现异常,导致脊柱结构异常,出生时即可发现或在生长过程中逐渐显现,侧弯程度可能随生长而进展,畸形较为复杂。
三、脊柱纵裂
1.硬脊膜内型脊柱纵裂:脊髓被硬脊膜分隔为两部分,发生在脊髓内部结构层面。胚胎发育中神经管分化等过程出现异常,导致脊髓在硬脊膜内分裂为左右两部分,可能影响脊髓的正常发育和神经功能,患儿可能出现下肢运动、感觉异常等表现,脊柱可能伴有相应的外观改变。
2.硬脊膜外型脊柱纵裂:是硬脊膜外的骨或纤维间隔将脊髓分开。由于胚胎时期中胚层发育异常,形成了分隔脊髓的骨或纤维组织,使脊髓被分隔,可导致脊髓受到压迫等情况,进而影响神经功能,外观上脊柱可能有相应的畸形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