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6.00D,其视网膜脱落概率约10%-20%,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超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控制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来预防视网膜脱落。
影响超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概率的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出现退行性变的可能性增加,视网膜脱落的概率也会相应升高。例如,青少年超高度近视患者相对来说视网膜脱落概率可能相对低一些,但随着年龄增长到中年、老年,概率会逐渐上升。
性别因素: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性别差异会显著影响超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的概率,但男性和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眼习惯等可能存在差异,间接可能对视网膜状态产生影响。比如男性可能更倾向于进行一些剧烈运动,而剧烈运动可能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
用眼习惯:长期过度用眼、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等不良用眼习惯会加重超高度近视的发展,进而提高视网膜脱落概率。例如,每天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姿势不正确等情况,会使眼睛处于疲劳状态,增加眼内压力变化等,对视网膜造成不良影响。
剧烈运动:超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时,如打篮球、跳水等,眼球受到震动的可能性增大,容易导致视网膜牵拉、破裂,从而增加视网膜脱落的概率。
病史因素:如果超高度近视患者曾经有过视网膜周边变性等眼底病变情况,那么视网膜脱落的概率会比没有这些病史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更高。例如,存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的超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落风险比一般超高度近视患者高很多。
超高度近视患者预防视网膜脱落的建议
定期眼底检查:超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周边是否有变性、裂孔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激光光凝等,预防视网膜脱落。
避免剧烈运动:超高度近视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减少眼球受到震动的风险。
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正确的阅读和用眼姿势,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让眼睛休息一下,可通过远眺等方式缓解眼疲劳。
控制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可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使用角膜塑形镜等方式控制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发展,减缓眼底病变的进展速度,从而降低视网膜脱落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