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房颤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症状评估、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及其他检查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关注年龄、性别、心脏病史、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症状评估要问症状表现等;心电图检查包括常规和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功能等;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运动负荷试验等,不同人群在各检查中有不同特点。
生活方式方面: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因为过量饮酒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否有长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增加房颤发生风险。
症状评估
持续性房颤患者通常会有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略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而年轻患者可能对心悸等症状更为敏感。需要详细询问症状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等。
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是诊断房颤最常用的方法,可发现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心室率绝对不规则等典型房颤心电图表现。但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有限,对于偶发房颤可能出现漏诊,此时可建议患者进行长时间心电图监测,如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动态心电图能连续记录24-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大大提高了房颤的检出率。
不同人群特点:儿童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注意电极放置等操作规范;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皮肤老化等情况,也需确保心电图记录的准确性。
心脏超声检查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通过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房、心室的大小,有无心房血栓形成等情况。持续性房颤患者常存在心房扩大等结构改变,同时心脏超声还能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对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心脏超声表现可能因生长发育或衰老等因素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正常心脏结构与成人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脏结构退行性变等情况。
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房颤表现的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因为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可能诱发或加重房颤。例如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肌电活动,导致房颤发生或使房颤难以转复为窦性心律。
运动负荷试验:对于一些怀疑有心肌缺血相关房颤的患者,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发现心肌缺血情况,从而明确房颤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运动负荷试验的耐受程度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运动负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