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一期为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无结构损伤,二期是正常白蛋白尿期有病理改变可部分逆转,三期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有微量白蛋白尿等,四期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有大量蛋白尿等,五期是肾衰竭期需替代治疗,各期受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应对,女性患者受激素等因素影响,核心是综合管理血糖血压血脂,生活方式调整有益,长期糖尿病病史者需定期监测指标。
一、糖尿病肾病分期详述
(一)一期: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
此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GFR)显著增高,可达正常高值甚至升高,无结构上的损伤。主要因高血糖刺激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亢进,此阶段若及时控制血糖等危险因素,肾脏可能恢复,但临床症状不明显。
(二)二期:正常白蛋白尿期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处于正常范围,一般<20μg/min或<30mg/24h,但运动后UAER可出现暂时性增高。病理上可见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系膜基质轻度增宽,此期通过积极干预(如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部分病理改变可能逆转。
(三)三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UAER持续在20~200μg/min或30~300mg/24h,肾小球滤过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GBM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更明显,可出现肾小球结节样病变等病理改变,血压可能轻度升高,需密切监测尿蛋白变化,早期干预对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四)四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UAER>200μg/min或尿蛋白定量>0.5g/24h,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临床出现大量白蛋白尿,伴有水肿、高血压等表现,病理上肾小球硬化明显,肾功能逐渐减退。
(五)五期:肾衰竭期
GFR明显下降,出现严重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代谢废物潴留,进入终末期肾病,需依赖透析等替代治疗,此期肾脏结构严重受损,功能不可逆。
二、各期相关因素影响及应对
在各分期中,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控制血糖以避免早期肾损伤;老年患者则需兼顾心脑血管等多重风险,在控制肾病的同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女性患者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受激素等因素影响,但核心仍是血糖、血压、血脂的综合管理。生活方式方面,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如低蛋白、低盐饮食)、适度运动等对各期患者均有益,可延缓肾病进展。病史方面,有长期糖尿病病史者需定期监测尿蛋白、GFR等指标,早期发现肾病分期变化并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