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相关体征。视诊可见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中到大量积液时心前区饱满;触诊有心尖搏动弱或触不到、奇脉;叩诊见少量积液时相对浊音界无明显改变或轻度扩大,中到大量时呈烧瓶样改变;听诊有心音遥远,少量积液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量多则消失,儿童及老年人的心包积液体征各有特点。
胸廓外形改变:少量心包积液时胸廓外形可能无明显异常,而中到大量心包积液时,可能会出现心前区饱满的情况,表现为胸廓局部膨隆,这是由于心包内液体增多,心脏相对增大并向前突出所致。
触诊相关体征
心尖搏动弱或触不到:与视诊中的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相对应,触诊时也可感觉到心尖搏动减弱或无法触及。这是因为心包积液阻碍了心脏的正常运动,使得心尖搏动的冲击力减弱,通过触诊难以感知到明显的搏动。
奇脉:是触诊时可发现的重要体征。奇脉表现为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又恢复或增强。其发生机制是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脏舒张受限,吸气时肺循环血容量增加,但因心包积液的限制,心室充盈受限,心输出量减少,脉搏减弱;呼气时肺循环血容量减少,心室充盈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脉搏恢复。例如,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触诊脉搏时,可发现吸气时脉搏明显变弱。
叩诊相关体征
心脏相对浊音界变化:少量心包积液时,心脏相对浊音界可能无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度扩大。随着积液量增加,心脏相对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相对浊音界与绝对浊音界几乎相同,呈烧瓶样改变。这是因为心包内液体增多,心脏被液体包围,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反映的是心脏实际的大小和位置,当积液占据心包空间时,心脏相对浊音界会相应扩大。
听诊相关体征
心音遥远:听诊时可发现心音遥远,这是由于心包积液作为介质,阻碍了心音的传导,使得心音听起来遥远、微弱。例如,在心包积液患者的心脏听诊中,能明显听到心音较正常情况下遥远。
心包摩擦音:少量心包积液时可能出现心包摩擦音,多为搔抓样、高频的声音,与心跳一致,屏住呼吸时仍可听到。这是因为心包脏层和壁层因炎症等原因变得粗糙,在心脏搏动时相互摩擦产生声音。但当心包积液量较多时,脏层和壁层心包被积液隔开,心包摩擦音可消失。
对于儿童患者,心包积液的体征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心包积液时,由于其胸廓相对柔软,心前区饱满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奇脉等体征可能也会出现,且需要更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来发现。在老年人中,心包积液的体征可能被其他基础疾病掩盖,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肺部疾病等,在评估心包积液体征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