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由解剖结构异常、情绪因素、暗环境因素、季节变化及气候变化、用药因素等引发,解剖结构异常具遗传性,情绪波动等致眼压升高,暗环境使瞳孔散大加重阻滞,季节变化影响循环,长期用散瞳药致排出困难。
情绪因素
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暴怒、极度焦虑、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眼压。人在情绪激动时,体内会分泌一些激素,导致交感-副交感神经失调,瞳孔扩大,加重瞳孔阻滞,促使房水排出障碍加剧,眼压升高。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情绪剧烈波动后,短时间内眼压可能会明显上升,从而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性别对此的易感性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在情绪波动时更易出现眼压的较大波动,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个体差异较大。
暗环境因素
在暗室环境中停留过久,会使瞳孔散大,增加瞳孔阻滞的程度。因为在暗环境下,瞳孔为了适应光线不足会自然散大,而对于前房浅、房角窄的人来说,散大的瞳孔会更明显地堵塞房角,阻碍房水排出。比如,有些人在电影院等较暗的场所待较长时间后,可能会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不同年龄人群对此的反应可能不同,年轻人的眼部调节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在暗环境中也可能发生眼压变化,而老年人由于眼部结构逐渐老化,更易受暗环境影响导致眼压升高。
季节变化及气候变化
季节更替时,气温、气压等变化可能影响眼部的血管舒缩功能和房水生成与排出。例如,在季节转换时,气温骤降,可能导致眼部血管收缩,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另外,气压的变化也可能对眼压产生影响。有研究发现,在一些季节变化明显的时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会有所升高。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或解剖结构异常的人群,在季节变化时更需注意眼部情况的监测,因为气候变化可能成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诱因。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如长期处于户外工作或室内工作的人群,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户外工作者可能更易直接受到气温、气压变化的影响。
用药因素
长期使用一些散瞳类药物,如阿托品等,会使瞳孔散大,加重瞳孔阻滞,导致房水排出困难,眼压升高。这类药物会阻断虹膜括约肌的胆碱能神经支配,使瞳孔散大,对于前房浅、房角窄的患者来说,容易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眼部疾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在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眼部解剖结构情况,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患者,医生会更谨慎地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药物。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有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的患者,在用药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降低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