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因泌尿系统梗阻致肾盂肾盏扩张、尿液潴留,发病机制与梗阻原因及年龄相关,表现因梗阻情况而异,检查靠影像学等,治疗是解除梗阻;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发病机制是肾脏固有细胞损伤致功能减退等,全身多系统受累,检查有肾功能等异常,治疗包括基础病、并发症防治及肾脏替代治疗,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选择上有差异。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其发病机制是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固有细胞损伤,肾脏功能进行性减退,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任何年龄都可能因不同原发肾脏疾病发展至尿毒症,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在相应年龄段人群中均可能引发。
临床表现
肾积水:症状因梗阻的快慢、程度等而异。慢性部分梗阻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感腰部隐痛;急性完全性梗阻可出现腰部剧烈绞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还可能出现原发病的相关表现,如结石患者可能有血尿等,儿童肾积水可能表现为腹部肿块等。
尿毒症:全身多个系统均可受累。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血液系统可有贫血、出血倾向等;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皮肤表现为皮肤瘙痒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尿毒症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肾积水:实验室检查一般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当合并感染时可有白细胞升高等。影像学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可发现肾盂肾盏扩张情况;静脉肾盂造影能显示尿路形态及梗阻部位等;CT、MRI等检查可更清晰了解肾脏形态、梗阻原因等。
尿毒症:实验室检查可见肾功能指标异常,如血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还可有电解质紊乱(如高钾、低钙等)、酸碱平衡失调等。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改变,超声检查显示双肾结构紊乱等。
治疗原则
肾积水:治疗主要是解除梗阻,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结石引起的可行碎石或取石术,肿瘤引起的需手术切除肿瘤等。对于单侧肾积水,若肾功能较好,及时解除梗阻后预后较好;双侧肾积水则需更谨慎评估,尽快解除梗阻以保护肾功能。
尿毒症:治疗包括基础疾病治疗、并发症防治及肾脏替代治疗。基础疾病治疗针对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进行处理;并发症防治如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等;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适用于不同病情及身体状况的患者,肾移植则需要合适的供体且要面临免疫排斥等问题。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方式选择上需综合考虑身体状况等因素,儿童尿毒症在选择肾脏替代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等特殊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