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心衰是综合过程,需结合多种指标、症状和体征等全面评估,常用指标有BNP及NT-proBNP可协助诊断、评估病情,超声心动图的LVEF等指标及心室腔大小等有助于诊断分型,临床症状体征如呼吸困难、水肿、肺部啰音等也很重要,特殊人群心衰有其特点,不能仅依据三个指标判断。
“判断心衰有三个指标”这种说法不准确。通常判断心衰常用的指标包括以下方面:一、BNP(脑钠肽)及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1.BNP:正常情况下,人体BNP水平较低,当心衰发生时,心室壁张力增加等因素会刺激心肌细胞分泌BNP,一般BNP>400pg/ml时需考虑心衰可能,但也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在年龄≥75岁时,BNP>900pg/ml,年龄<75岁时,BNP>400pg/ml提示心衰可能性大,它可以协助心衰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2.NT-proBNP:其水平变化与心衰也密切相关,NT-proBNP>125pg/ml(年龄<50岁)、NT-proBNP>450pg/ml(年龄50~75岁)、NT-proBNP>900pg/ml(年龄>75岁)时提示心衰可能,同样可用于心衰的辅助诊断、病情评估等。二、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50%,当心衰发生时,尤其是收缩性心衰,LVEF会降低,LVEF<50%提示存在收缩功能障碍,有助于心衰的诊断以及分型等。2.心室腔大小及心室壁厚度等:观察心室腔是否扩大、心室壁是否增厚等情况,比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心室腔扩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会有心室壁增厚等表现,这些对于心衰的病因诊断等也有一定价值。三、临床症状和体征,1.症状方面: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乏力、水肿(尤其是双下肢水肿等)、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多,心衰表现可能不典型,而年轻患者心衰多有明确病因等。2.体征方面:可出现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征,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心衰发生后体征表现也会因个体情况有所不同,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出现相关体征时需高度警惕心衰可能。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心衰患者,要更密切关注其身体机能变化,因为老年人心衰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变化较快,需及时评估和干预;儿童心衰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其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通过综合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等多方面来判断,且要特别注意儿童用药等方面的特殊性,尽量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等措施。总之,判断心衰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指标、症状、体征等进行全面评估,而不是仅仅依据三个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