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有典型临床表现,症状表现包括胸痛(急性非特异性及感染性心包炎常见,与呼吸运动有关,部位多样且不同人群有差异)、呼吸困难(心包积液时突出症状,机制是心包积液致心排血量减少、肺淤血加重,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全身症状(感染性者伴感染症状,非感染性者全身症状较轻);体征表现有心包摩擦音(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典型体征,部位等有特点,不同人群需注意鉴别)、心包积液体征(大量积液时心脏搏动等有变化,心浊音界等随体位变,有相关特殊体征,特殊人群需谨慎判断)。
一、症状表现
1.胸痛
是心包炎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及感染性心包炎。疼痛性质可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或变换体位而加重。疼痛部位多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可放射至颈部、左肩、左臂及上腹部等部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胸痛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但会表现出哭闹不安、躯体活动受限等;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胸痛表现可能受激素水平等影响,但本质仍是与心包炎症相关的疼痛。
2.呼吸困难
是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可呈端坐呼吸,身体前倾等强迫体位以缓解呼吸困难。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心包积液导致心包腔内压力升高,限制心脏舒张,使心排血量减少,肺淤血加重。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可能因基础肺功能较差,呼吸困难表现更为明显;有基础心脏病史的患者,本身心功能储备差,出现呼吸困难时病情可能进展更快。
3.全身症状
感染性心包炎患者常伴有发热、畏寒、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如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多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非感染性心包炎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肿瘤性心包炎患者可能有原发肿瘤相关的消瘦、乏力等表现,但一般无明显发热等感染征象。
二、体征表现
1.心包摩擦音
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呈抓刮样粗糙音,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坐位前倾、深吸气时更易听到。不同年龄人群中心包摩擦音的特点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儿童由于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心包摩擦音的出现及变化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需注意与其他心脏杂音等相鉴别。
2.心包积液体征
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如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听诊时心音低而遥远。还可出现Ewart征,即背部左肩胛角下呈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大量心包积液压迫左肺时,可在左肩胛下出现区域语颤增强、叩诊浊音、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称为Rotch征。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腹腔压力等变化可能影响心包积液的体征表现,需谨慎判断;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特殊人群,本身免疫状态异常,心包炎的体征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