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可能导致腰痛,原因包括肾脏包膜受牵拉、尿路梗阻相关腰痛、肾周炎症,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腰痛,腰痛需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鉴别,有肾脏基础疾病风险因素人群出现腰痛应及时做相关检查排查肾功能衰竭。
肾脏包膜受牵拉:肾脏病变导致肾脏体积增大,牵张肾包膜,可引起腰部胀痛。例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因炎性水肿、急性梗阻等原因体积增大,对肾包膜产生牵拉刺激,从而引发腰痛,这种情况在儿童和青少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也可能出现,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肾前性因素(如严重脱水、大出血等)、肾性因素(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和肾后性因素(如尿路梗阻等),当存在这些病因导致肾脏体积增大时,也可能出现因肾包膜受牵拉引起的腰痛。
尿路梗阻相关腰痛:如果肾功能衰竭是由尿路梗阻引起,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脏内压力增高,会引起腰部胀痛或绞痛。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尿路梗阻都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并引发腰痛,儿童尿路梗阻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畸形等有关,而成人则可能与结石、肿瘤等因素相关。例如,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导致尿路梗阻,进而引起肾功能衰竭和腰痛;成人尿路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堵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引发肾脏积水,造成肾功能损害并出现腰痛症状。
肾周炎症:肾功能衰竭患者抵抗力较低,容易发生肾周感染等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引起腰痛。这种情况在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相对较为常见,因为老年人本身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例如,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长期肾功能不全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肾周组织的细菌感染,引发肾周炎症,出现腰痛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并非所有肾功能衰竭患者都会出现腰痛
有些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腰痛症状,这与个体差异、病情进展程度等因素有关。比如一些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患者,肾脏体积改变不明显,尿路梗阻不严重,或者肾周没有明显炎症等情况时,可能不会出现腰痛表现。另外,对于儿童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即使存在腰痛,也可能不能准确表达,容易被忽视,所以不能仅依据是否有腰痛来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衰竭。
腰痛需与肾功能衰竭其他表现鉴别
腰痛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需要与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腰痛进行鉴别。腰肌劳损多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不良姿势工作的人群,腰痛多与劳累有关,休息后可缓解,一般不伴有肾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如血尿、蛋白尿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通过腰椎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与肾功能衰竭的相关检查结果不同。对于出现腰痛的患者,尤其是有肾脏基础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导致肾脏损害的疾病的人群),应及时进行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腰痛的原因,排查是否存在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