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肾病初期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早期临床蛋白尿、眼睑及下肢水肿、血压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等会影响相关情况,需关注这些变化及及时采取措施。
一、蛋白尿
1.微量白蛋白尿阶段:糖尿病性肾病初期可能首先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这是比较早期的表现。在这个阶段,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发现尿中的白蛋白排泄量轻度增加,但常规尿常规检查可能还不能检测出阳性结果。从发病机制来看,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的滤过膜,导致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漏出到尿液中。对于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都有可能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而有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相对更易发生。生活方式方面,高盐饮食等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进一步影响蛋白尿的情况。
2.早期临床蛋白尿阶段: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进入早期临床蛋白尿阶段,此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会持续升高,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呈阳性。这是因为肾小球的损伤进一步加重,滤过功能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较快进入这个阶段,需要密切监测尿蛋白情况来评估肾脏损伤程度。
二、水肿
1.眼睑及下肢水肿:部分糖尿病性肾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部位以及下肢。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同时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得水分容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如果出现水肿,可能会表现为眼睑肿胀明显,活动后下肢水肿加重等情况。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基础,更容易出现水肿情况,且水肿可能会影响其活动能力,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加重水肿的因素。
三、血压变化
1.血压轻度升高:糖尿病性肾病初期患者可能伴有血压轻度升高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病变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血压升高。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血压升高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血压升高程度相对较轻,但也需要引起重视;老年患者本身血压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血压升高可能会更加隐匿,但同样会对肾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在生活方式上,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血压升高的情况,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对于延缓糖尿病性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四、肾功能指标变化
1.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通过肾小球滤过率(GFR)等肾功能指标检测可以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初期患者的GFR可能会出现轻度下降。GF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其下降意味着肾脏的滤过功能开始受到影响。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定期监测GFR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的变化。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GFR出现下降,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阶段肾功能的特殊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护肾脏功能;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肾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有一定生理性减退,糖尿病导致的GFR下降需要与生理性减退相鉴别,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