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脊液漏的原因包括颅骨骨折相关和医源性因素。颅骨骨折相关中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均可致脑脊液漏,不同部位骨折有其相应特点及对不同人群影响;医源性因素里颅脑手术中硬脑膜处理不当及穿刺操作不当等可引发脑脊液漏,不同人群在相关操作中发生脑脊液漏风险有差异。
一、颅骨骨折相关
1.颅前窝骨折
当发生颅前窝骨折时,骨折线常累及筛骨水平板以及额骨眶顶。筛骨水平板是颅前窝底的一部分,与鼻腔相邻,额骨眶顶也与眼眶及鼻腔相通。骨折导致硬脑膜和蛛网膜同时撕裂,脑脊液可经鼻腔流出,形成鼻漏。例如,头部受到前方的暴力撞击,可能使颅前窝结构受损,引发此类脑脊液漏。儿童由于颅骨相对较软,颅前窝骨折时发生脑脊液鼻漏的风险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颅骨弹性较好,但颅前窝骨折同样可能因硬脑膜和蛛网膜的撕裂导致脑脊液漏,且儿童的鼻腔、鼻窦发育情况可能影响漏出液的观察及后续处理。
2.颅中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时,骨折线多累及颞骨岩部。颞骨岩部内侧与颅后窝相邻,外侧与中耳相通。硬脑膜和蛛网膜撕裂后,脑脊液可经中耳流入鼻腔,形成耳-鼻漏;若骨折累及内耳结构,还可能经外耳道流出,形成耳漏。头部侧面受到暴力打击时较易发生颅中窝骨折。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颅中窝骨折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愈合可能受到影响,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包括硬脑膜和蛛网膜的修复,会增加脑脊液漏持续不愈的风险。
3.颅后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较少单独发生,多与颅前窝、颅中窝骨折同时存在。骨折线累及枕骨基底部时,可使硬脑膜和蛛网膜撕裂,脑脊液可经枕部、颈部皮下流出。头部枕部受到暴力撞击时易发生颅后窝骨折。老年人颅后窝骨折后,由于其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脑脊液漏的愈合时间可能较长,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颅内感染等,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对感染的抵御能力较差。
二、医源性因素
1.颅脑手术相关
在颅脑手术过程中,如开颅手术时,为了暴露病变部位,需要切开硬脑膜等结构,术后如果硬脑膜缝合不严密、修补材料固定不佳等,就可能导致脑脊液漏。例如,进行垂体瘤手术时,硬脑膜的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脑脊液漏。对于儿童进行颅脑手术时,由于儿童的颅骨、硬脑膜等结构与成人不同,儿童颅骨较薄、硬脑膜相对更娇嫩,手术中对硬脑膜的操作需要更加精细,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风险可能与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以及儿童自身的修复能力相关。
2.穿刺操作相关
如腰椎穿刺等有创操作,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脑脊液漏。虽然腰椎穿刺导致脑脊液漏相对较少见,但如果穿刺针损伤了硬脊膜,就可能使脑脊液外漏。在为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时,儿童的椎管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儿童椎管相对较短,穿刺时更需谨慎操作,以避免损伤硬脊膜导致脑脊液漏。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腰椎穿刺等操作时发生脑脊液漏的风险更高,因为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穿刺部位出血,影响硬脊膜等结构的修复,进而增加脑脊液漏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