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属于心脏病范畴但非传统冠心病,它是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致血管结构异常的心脏疾病。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狭窄等,心肌桥是冠状动脉走行结构异常,二者机制等有别。不同人群心肌桥特点及注意事项不同,儿童少见多观察,成年有症状者避诱因、控危险因素,老年常合并其他病需更密切监测、谨慎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
一、心肌桥的定义与本质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的结缔组织中,如果一段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内,这束心肌纤维就被称为心肌桥,心肌桥属于心脏病的一种类型,是心脏血管结构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
二、冠心病与心肌桥的区别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年龄增长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壁逐渐出现损伤等变化,易发生粥样硬化)、男性(一般男性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性激素等因素有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家族病史等。其典型症状为发作性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等,一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等病变。
心肌桥:主要是冠状动脉的走行结构异常,多数心肌桥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当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时,可能出现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但心肌桥导致心肌缺血的机制与冠心病不同,冠心病是因为血管本身的粥样硬化狭窄,而心肌桥是血管走行被心肌纤维覆盖,在心脏收缩期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造成远端心肌缺血。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发现冠状动脉有“挤奶征”等心肌桥的特征性表现。
三、不同人群心肌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人群:儿童心肌桥相对少见,多在因其他心脏疾病检查时发现,若儿童心肌桥无明显症状,一般以观察为主,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密切关注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情况,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心肌桥对心脏血流的影响。
成年人群:成年人群中发现心肌桥后,需根据是否有症状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有症状的成年心肌桥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心肌缺血发作的因素,如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饮酒等。对于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成年心肌桥患者,需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加重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情况,如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可能加重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时的心肌缺血程度。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心肌桥患者,由于常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病情相对复杂。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在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多种疾病的相互影响,在使用药物等治疗时要更加谨慎,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调整,如适度运动(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合理饮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