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有明确适应证,包括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容量负荷过重、尿毒症症状等;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时机选择要早期干预且考虑个体化差异;及时有效透析可改善预后,延误时机或并发症多会影响预后,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透析。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的适应证
1.高钾血症:当血清钾浓度>6.5mmol/L,或心电图提示高钾血症表现时,需进行透析治疗以降低血钾水平,避免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例如,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高钾血症通过透析治疗可有效纠正,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2.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pH<7.15,或碳酸氢根离子<10mmol/L时,透析可纠正酸中毒,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研究表明,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能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和器官功能。
3.容量负荷过重:出现严重水肿、肺水肿、高血压,且对利尿剂治疗无效时,透析可迅速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心脏负担。临床实践中,对于因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力衰竭等情况的患者,透析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4.尿毒症症状:如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尿毒症相关表现,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时,透析可缓解症状。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的方式
1.血液透析
通过血液透析机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透析器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多余水分,并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适用于多种急性肾功能衰竭情况,对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患者较为常用。在儿童患者中,需根据体重等情况调整透析方案,确保安全有效。
2.腹膜透析
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灌注透析液,实现溶质和水分的交换。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老年人、儿童等,腹膜透析可能更具优势,因为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但腹膜透析需要注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儿童患者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的时机选择
1.早期干预:对于有急性肾功能衰竭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肾功能,一旦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迹象,如肌酐快速上升等,尽早考虑透析治疗,避免病情进展至严重阶段。例如,在创伤、大手术等患者中,早期发现肾功能变化并及时透析,可改善预后。
2.个体化差异: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因素。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差,可能需要更早进行透析;儿童患者则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肾功能损害程度精细调整透析时机,确保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的预后影响
1.积极影响:及时有效的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研究显示,接受规范透析治疗的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增加,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2.不良因素影响:如果透析时机延误、并发症控制不佳(如透析相关性感染等),可能会影响预后,导致肾功能难以恢复,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长期透析治疗。例如,儿童患者若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严重腹腔感染,可能会影响腹膜功能,进而影响透析效果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