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精神障碍有不同表现,抑郁障碍分成年和儿童青少年表现,双相情感障碍有抑郁和躁狂发作交替,广泛性焦虑障碍成年和儿童青少年表现不同,惊恐障碍有突然强烈恐惧及躯体症状,精神分裂症有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强迫症有强迫观念和行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创伤性体验重现等表现,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精神障碍各有特点及影响需关注。
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或混合出现。躁狂发作时患者情绪高涨、自我感觉良好、言语增多、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易怒等;抑郁发作时则出现与抑郁障碍类似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等表现,但双相抑郁往往发作更频繁、病程更长。
焦虑障碍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成年患者长期感到过度的、难以控制的担忧,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还可能有运动性紧张(如坐立不安、肌肉紧张性疼痛等)。儿童青少年广泛性焦虑可能表现为对学业、未来等过度担忧,容易紧张、不安,躯体主诉较多,如头痛、胃痛等,且可能影响学校和家庭生活。
惊恐障碍: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在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心悸、出汗、震颤、呼吸困难、胸痛、窒息感等躯体症状,发作通常突然开始,10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精神分裂症相关表现
阳性症状:包括幻觉(最常见的是幻听,患者可听到有人评论自己、命令自己等)、妄想(如被害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他人迫害、监视等;关系妄想,认为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与自己有关)、思维形式障碍(思维散漫、破裂,言语杂乱无章等)、怪异行为(如刻板动作、模仿动作等)。
阴性症状:包括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意志减退(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社交退缩、言语贫乏等。
认知功能障碍: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等,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强迫症表现
患者会出现反复的、不必要的观念(强迫观念)和行为(强迫行为)。强迫观念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好、头脑中反复出现无意义的数字等;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物品、重复某种特定的仪式动作等,患者明知这些观念和行为不合理,但无法控制,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
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
患者在经历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如战争、严重交通事故、被暴力侵犯等),出现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如噩梦、闪回)、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如易受惊吓、睡眠障碍等)、持续性的回避(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人、事、物等)。例如,经历过地震的幸存者可能长期出现对地震场景的噩梦重现,对相关的声响、场景等表现出过度的警觉和回避社交活动。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精神障碍可能受到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症状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儿童的精神障碍可能对其未来的心理发展、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长期影响,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老年人的精神障碍可能与躯体疾病共存,如老年人的抑郁可能与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相互影响,在评估和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躯体健康状况;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在经期、孕期、产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精神症状,需要特别关注其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