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心衰需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他检查。体格检查观察一般状态和心脏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BNP等、血常规、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心脏MRI;其他检查有运动负荷试验、心-肺吸氧运动试验,各检查有不同正常范围、意义及需考虑的人群差异等。
一、体格检查
1.一般状态: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心衰患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呼吸急促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等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多,症状可能不典型。
2.心脏体征:可触及心脏搏动情况,听诊时能发现心率、心律异常,如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律不齐等,还可能闻及心脏杂音等,不同病史患者心脏体征可能有差异,例如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心脏体征可能有特定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BNP正常范围一般<100pg/ml,NT-proBNP正常范围成人<125pg/ml(年龄>75岁者<450pg/ml,年龄>50岁者,每增加10岁,上限增加50pg/ml)。
心衰患者此指标会升高,且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年龄较大患者可能基础值有一定变化,需结合年龄等综合判断,比如老年人心衰时该指标升高可能更明显。
2.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情况,贫血可能加重心衰,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贫血表现及对心衰影响不同,女性可能因月经等失血因素更易贫血,儿童贫血对心衰影响需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等情况。
3.生化检查
肾功能:查看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心衰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反之肾功能不全也可导致心衰,不同年龄患者肾功能生理值不同,儿童肾功能未发育完全,需关注其肌酐等指标的正常范围与成人差异。
肝功能:了解转氨酶等指标,心衰患者长期淤血可能影响肝功能,不同性别患者肝脏代谢等功能有差异,女性激素等因素可能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可发现心脏大小、肺部淤血等情况,心衰时可能出现心影增大、肺纹理增多、肺淤血等表现,儿童胸部X线检查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要权衡检查必要性与辐射风险。
2.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心衰重要的检查方法,能测定心脏各腔室大小、心室壁厚度、心脏射血分数(EF)等。正常左室射血分数≥50%,心衰时EF值降低。不同年龄人群心脏结构和功能有差异,儿童超声心动图检查需由专业儿科超声医生操作,准确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
3.心脏磁共振成像(MRI):
能更精确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肌组织特征等,对于一些复杂心衰情况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不过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特殊病情需要时才考虑,不同患者因病情复杂程度不同,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四、其他检查
1.运动负荷试验:
对于一些心功能代偿期的心衰患者,可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脏功能储备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运动耐量不同,儿童进行运动负荷试验需谨慎,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依据其生长发育阶段等调整。
2.心-肺吸氧运动试验:
测定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氧摄取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评估心肺功能,对于评估心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预后有一定价值,不同个体因身体状况差异,试验结果解读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