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子宫病变及全身状况、排除手术禁忌,手术操作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含穿刺建腔、探查、处理韧带、血管、阴道,取出子宫及关闭腹腔等步骤)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含切开腹壁、探查、处理韧带、血管、阴道,取出子宫及关闭腹腔等步骤),特殊人群如老年、合并基础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儿童患者需分别依情况评估、协作、谨慎操作及监测护理等。
一、术前准备
1.全面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既往手术史等;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盆腔情况;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妇科超声、盆腔MRI等,以明确子宫病变情况及全身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二、手术操作步骤
(一)体位与消毒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及下腹部皮肤,铺无菌手术巾,建立气腹(若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或暴露手术野(若为开腹手术)。
(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步骤(以常见术式为例)
1.穿刺建腔:于脐部及下腹部其他部位穿刺,建立气腹(压力一般维持在12~15mmHg),置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
2.探查盆腔:通过腹腔镜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组织器官情况,明确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处理韧带
圆韧带:用器械钳夹、切断两侧圆韧带并缝扎。
阔韧带:分离阔韧带内组织,钳夹、切断并缝扎阔韧带血管及疏松组织。
主韧带和骶韧带:在合适位置钳夹、切断并缝扎两侧主韧带及骶韧带,根据手术要求确定切断位置。
4.处理子宫血管:分离并切断子宫动脉及静脉,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5.处理阴道:在宫颈外适当部位用器械钳夹阴道,切断后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止血。
6.取出子宫:将切除的子宫经阴道或扩大穿刺孔取出,检查标本完整性。
7.关闭腹腔:冲洗腹腔,确认无出血、无异物残留后,排出腹腔内气体,拔除穿刺套管,缝合穿刺孔。
(三)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步骤
1.切开腹壁:在下腹部做横切口或纵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进入腹腔。
2.探查盆腔:同腹腔镜手术,观察盆腔情况。
3.处理韧带:依次钳夹、切断、缝扎两侧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及骶韧带,操作同腹腔镜手术相应步骤。
4.处理子宫血管:分离切断子宫动脉及静脉。
5.处理阴道:钳夹、切断阴道并缝合残端。
6.取出子宫:将子宫经腹壁切口取出,检查标本。
7.关闭腹腔:冲洗腹腔,逐层缝合腹壁各层。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术前优化基础疾病,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术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
2.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术前需与相关科室协作稳定病情;合并糖尿病患者,术中术后需注意血糖监测与控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3.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手术需谨慎评估,充分考虑激素水平对手术及恢复的影响,术中操作需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子宫,术后密切观察子宫复旧及哺乳情况。
4.儿童患者:一般不涉及全子宫切除术,若有特殊情况(如罕见的严重子宫病变),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由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儿童特殊护理及生长发育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