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为五期,Ⅰ期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UAE正常;Ⅱ期UAE间断升高、eGFR大致正常或轻度升高、有轻微病理改变;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UAE持续升高、eGFR轻度下降、有典型病理改变;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UAE明显升高、eGFR进一步下降、有严重病理改变;Ⅴ期肾衰竭期、eGFR<30ml/(min·1.73m2)、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表现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不同分期有不同特点及相应注意事项
糖尿病肾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为五期,Ⅰ期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UAE正常;Ⅱ期UAE间断升高、eGFR大致正常或轻度升高、有轻微病理改变;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UAE持续升高、eGFR轻度下降、有典型病理改变;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UAE明显升高、eGFR进一步下降、有严重病理改变;Ⅴ期肾衰竭期、eGFR<30ml/(min·1.73m2)、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表现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不同分期有不同特点及相应注意事项
Ⅰ期:此期肾脏处于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率高于正常水平,eGFR>130ml/(min·1.73m2),肾脏体积增大,而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UAE<30mg/24h,肾脏组织结构无明显形态学改变。此阶段主要与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年轻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易出现该期改变,需密切监测血糖及肾脏相关指标,早期干预可一定程度改善预后。
Ⅱ期:尿白蛋白排泄率间断升高,处于正常高值范围,UAE在30-300mg/24h之间,eGFR大致正常或轻度升高。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轻微改变,此期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生活方式上高糖、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肾脏负担,促使病情向更严重阶段发展,需提醒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糖分和脂肪的摄取。
Ⅲ期:又称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升高,UAE在30-300mg/24h,eGFR开始轻度下降,处于60-89ml/(min·1.73m2)。肾脏病理出现典型的肾小球结节性硬化和小动脉玻璃样变等改变。此阶段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治疗侧重点略有不同,年轻患者更需积极强化血糖控制以延缓肾病进展;老年患者要兼顾其他合并疾病,在控制血糖血压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升高,UAE>300mg/24h,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类似于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eGFR进一步下降,在30-59ml/(min·1.73m2)。肾脏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肾小球硬化等情况显著。此期患者肾脏功能受损较严重,生活方式上需严格限制蛋白摄入,根据患者年龄调整蛋白摄入的量和质,老年患者可能因消化功能等问题需更精细调整饮食中蛋白的供给。
Ⅴ期:肾衰竭期,eGFR<30ml/(min·1.73m2),患者出现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表现,如严重水肿、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肾脏结构严重破坏,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等措施。对于不同年龄的肾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选择及后续管理需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等因素,老年患者可能耐受性相对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