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颅骨骨折症状表现多样,依骨折类型、部位而异,头皮可现血肿、裂伤;局部有疼痛、肿胀;神经系统可有意识改变、呕吐、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特殊类型骨折如凹陷骨折可见颅骨下陷,颅底骨折有“熊猫眼”征、脑脊液耳漏等特殊表现,因儿童表述有限,需密切观察头部受伤后表现,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头皮表现
头皮血肿:若为线性骨折或凹陷骨折,受伤部位头皮可能出现血肿。比如外力作用于头部后,局部头皮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局限性的隆起,触之较软或有波动感,其大小和范围与受伤程度相关。婴幼儿头皮较薄,血肿可能相对更明显,因婴幼儿头皮下组织疏松,出血后容易扩散。
头皮裂伤:当骨折伴有头皮裂伤时,可见头皮有破损、出血,伤口形态多样,取决于致伤物的特点。如锐器伤可造成较整齐的伤口,钝器伤则可能使伤口边缘不整齐。
二、局部疼痛与肿胀
局部疼痛:骨折部位会有疼痛表现,儿童可能会因头部受伤处疼痛而哭闹、不愿触碰头部等。不同类型骨折疼痛程度有所差异,凹陷骨折时,局部骨面下陷,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可能更明显,疼痛相对较突出;线性骨折相对凹陷骨折疼痛可能稍轻,但也会有局部的不适感。
局部肿胀:受伤部位周围可能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出血等引起。随着时间推移,肿胀程度可能会有变化,一般在受伤后的短时间内肿胀会逐渐明显,之后可能逐渐消退,但如果合并有其他严重情况,肿胀可能持续存在或加重。
三、神经系统相关表现
意识改变:如果颅骨骨折合并颅内损伤,可能出现意识方面的改变。轻度的可能只是短暂的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例如儿童头部受伤后,一开始可能哭闹不止,随后很快陷入昏迷状态,这提示可能有较为严重的颅内损伤伴随颅骨骨折。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损伤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意识改变可能更不典型,需要密切观察。
呕吐: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呕吐症状,这可能与颅骨骨折导致颅内压变化有关。颅内压升高时,会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但婴幼儿的呕吐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只是单纯的吐奶等情况。如果儿童频繁呕吐,同时伴有头痛、意识改变等,需高度警惕颅内损伤的可能。
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当骨折影响到颅内相关脑组织,导致脑功能受损时,可能出现肢体运动或感觉方面的异常。比如一侧肢体活动减少、无力,或感觉减退等。若儿童头部受伤后,发现一侧上肢不能正常活动,就要考虑是否有颅骨骨折合并颅内相应部位损伤影响了运动功能。
四、特殊类型骨折的表现
凹陷骨折:局部颅骨向颅内凹陷,可看到或摸到颅骨有下陷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上述的头皮、疼痛肿胀及神经系统等相关表现。凹陷的程度不同,症状轻重不一,严重的凹陷骨折可能会压迫脑组织,导致更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
颅底骨折:颅底骨折有其特殊的表现,比如前颅底骨折可能出现眼眶周围淤血(“熊猫眼”征)、鼻腔流血性脑脊液等;中颅底骨折可能有耳道流血性液体(脑脊液耳漏)等表现;后颅底骨折可能在乳突部位出现淤血斑等。同时,颅底骨折也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可能会因为耳部或鼻部的异常表现而就医。
儿童颅骨骨折的症状表现较为多样,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表述能力有限,家长及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儿童头部受伤后的各种表现,一旦怀疑有颅骨骨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