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呈豆腐渣样多由霉菌性阴道炎导致,其由假丝酵母菌在阴道局部免疫下降时大量繁殖引发,育龄期女性、妊娠期女性、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及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者易患;需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鉴别;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做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检查;要通过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合适内裤等预防,妊娠期女性和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霉菌性阴道炎导致
(一)发病机制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病原体。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阴道环境适宜时大量繁殖引发炎症。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一定量的假丝酵母菌,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就会侵犯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白带异常呈豆腐渣样。例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生长,使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妊娠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也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二)相关人群特点
女性群体:任何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发生,尤其是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改变,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是霉菌性阴道炎的高发人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如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也容易罹患该病。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因素会使会阴局部温度及湿度增加,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二、其他因素引起的类似表现需鉴别
(一)细菌性阴道病
虽然细菌性阴道病白带一般呈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臭味,但有时也可能因阴道内环境改变与霉菌性阴道炎表现部分重叠,需要进行鉴别。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阳性、pH值升高(>4.5)等是其特点,与霉菌性阴道炎的白带豆腐渣样表现不同,但有时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的白带通常为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与霉菌性阴道炎的豆腐渣样白带不同,但也有部分患者白带表现不典型,需要借助显微镜检查阴道分泌物中是否有滴虫来进行区分。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女性感染后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表现。
三、就医及检查建议
(一)就医时机
当女性发现白带异常呈豆腐渣样,且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尤其是症状反复发作、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时,更要尽快就诊。
(二)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医生会观察外阴、阴道的情况,查看有无充血、红肿等表现。
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显微镜检查阴道分泌物,可直接观察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及假菌丝,这是诊断霉菌性阴道炎的重要依据。还可以进行阴道分泌物pH值测定、线索细胞检查等,以鉴别其他类型的阴道炎。
四、预防及注意事项
(一)预防措施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
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勤换内裤,洗净的内裤最好在阳光下暴晒,以达到杀菌的作用。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如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可在医生指导下同时使用阴道益生菌制剂,以维持阴道正常菌群。
妊娠女性要注意孕期卫生,定期进行产检,如有阴道不适等情况及时处理。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由于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后治疗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病情加重或反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容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这类患者除了积极治疗阴道炎外,还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少阴道炎的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