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包括合理用眼时间、注意用眼距离;适度进行眼部锻炼,如转眼运动、远眺;均衡饮食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和叶黄素的食物;控制基础疾病,如管理糖尿病、控制高血压;定期眼部检查,成年人定期检查,特殊人群更关注;科学使用眼镜,验配合适老花镜、正确佩戴眼镜,以预防老花眼及相关问题,保障眼睛健康。
注意用眼距离: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合适的距离,一般建议距离在33厘米左右(约1尺)。过近的用眼距离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促使老花眼提前出现。比如,阅读时书本离眼睛太近,会导致眼睛过度调节,久而久之影响眼睛的屈光状态。
适度进行眼部锻炼
转眼运动:每天可进行数次转眼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轮流转动眼球,每次转动10-15圈。转眼运动能锻炼眼部肌肉,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有助于预防老花眼。通过眼球的转动,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维持眼部肌肉的灵活性。
远眺:定期进行远眺,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如10-15分钟,向远处绿色植物或开阔地方眺望。远眺能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睛疲劳,对预防老花眼有积极作用。因为远眺时眼睛处于放松状态,能让睫状肌得到舒缓,保持良好的调节功能。
均衡饮食营养
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维生素C能抗氧化,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损伤;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作用,可预防眼部疾病。例如,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
补充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像菠菜、南瓜等食物富含叶黄素,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能保护眼睛免受蓝光伤害,降低老花眼的发生几率。研究表明,摄入充足叶黄素的人群,老花眼的发病风险相对较低。
控制基础疾病
管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眼部并发症,其中包括老花眼相关的变化。糖尿病会影响眼部的代谢和神经功能,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加速老花眼的进展。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问题,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mmol/L以下,以延缓老花眼等眼部并发症的发展。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会使眼部血管压力改变,影响眼部血液供应,进而对眼睛的调节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如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通过规律服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方式,维持血压稳定,减少对眼部的不良影响,降低老花眼的发生风险。
定期眼部检查
成年人定期检查:35岁以上的成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验光等项目,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和眼部问题。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尤其是有家族老花眼病史、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加强眼部检查的频率。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老花眼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特殊人群更需关注:对于患有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除了遵循上述定期检查外,还应根据医生建议增加检查次数。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老花眼的表现可能与常人不同,且眼部并发症风险更高;糖尿病患者眼部病变进展可能更快,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眼部问题,保障眼睛健康。
科学使用眼镜
验配合适老花镜:当出现老花眼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验光,验配合适的老花镜。合适的老花镜能帮助缓解眼睛调节疲劳,提高视觉质量。验光时要考虑个人的屈光状态、用眼需求等因素,确保所配眼镜既能清晰视物,又能让眼睛处于舒适状态。例如,对于同时有近视和老花眼的人群,可能需要验配双光镜或渐进多焦点眼镜,以满足不同距离的视物需求。
正确佩戴眼镜:佩戴老花镜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频率。在需要近距离用眼时佩戴,如阅读、做精细工作等,不需要近距离用眼时可摘下。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依赖眼镜而不注意用眼习惯的调整,否则可能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同时,要定期检查眼镜的度数,随着年龄增长和眼部情况变化,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