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现病史询问不同年龄人群相关情况、既往史询问心血管疾病史及生活方式等)、症状与体征评估(症状有呼吸困难、乏力疲倦等,体征有肺部湿性啰音、心脏心率增快等)、实验室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BNP等及血常规、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见心影增大等、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射血分数等,不同年龄人群检查表现有差异)。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左心衰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需询问患儿出生后有无发绀、呼吸困难等情况;成年人则要询问近期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病史,以及呼吸困难发生的诱因(如劳累、夜间平卧等)、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等,例如是轻微活动即出现还是休息时也有明显呼吸困难。
关注患者有无咳嗽、咳痰,痰液的性状,如是否为粉红色泡沫痰等,这对左心衰的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2.既往史
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史,如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程长短及控制情况;是否有冠心病病史,有无心肌梗死发作史等。不同性别患者在既往史方面可能有差异,女性可能更易患某些与内分泌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等。同时,要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患左心衰的风险相对较高,在采集既往史时需询问相关生活方式信息。
二、症状与体征评估
1.症状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指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端坐呼吸是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缓解,重者可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乏力、疲倦也是左心衰常见症状,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
2.体征
肺部体征:听诊时可闻及肺部湿性啰音,早期可能仅在肺底部闻及,随着病情加重,可蔓延至全肺。急性左心衰时可闻及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心脏体征: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这是由于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室壁顺应性减退,心房血液快速注入心室时引起室壁振动所致。此外,还可能有心脏扩大等体征,不同年龄人群心脏大小有一定正常范围,儿童心脏相对较成人大,若超出正常范围需考虑左心衰可能。
三、实验室检查
1.生物标志物检测
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当左心衰时,心室壁张力增加,BNP分泌增多。NT-proBNP是BNP的无活性前体,其水平与左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BNP<100pg/ml,NT-proBNP<300pg/ml时,不支持左心衰的诊断;而升高时则提示可能存在左心衰,且数值越高,提示心衰越严重。在不同年龄人群中,BNP和NT-proBNP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的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儿童的正常范围来判断。
2.血常规、生化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贫血等情况,贫血可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功能。生化检查中,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因为左心衰可能导致肝淤血、肾功能损害等。例如,患者可能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功能受损表现,以及肝功能指标异常等。
四、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可见心影增大,肺淤血表现,早期肺门血管影增强,随着病情进展,肺野模糊,可见KerleyB线等间质性肺水肿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肺泡性肺水肿,表现为肺门呈蝴蝶状,肺野可见大片融合的阴影。不同年龄儿童的胸部X线表现与成人有差异,儿童心脏和肺部的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在解读胸部X线时需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
2.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左心衰的重要检查方法,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能准确测量心室的大小、心室壁的厚度、心室的射血分数(EF)等。正常左室射血分数≥50%,当EF<50%时提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是左心衰的重要指标之一。还可观察瓣膜的病变情况,如二尖瓣、主动脉瓣等有无狭窄或关闭不全等,这些瓣膜病变可导致左心衰。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超声心动图的测量值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儿童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其超声心动图指标与成人不同,检查时需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进行准确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