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心脏瓣膜,症状因病情轻重及受累瓣膜不同而异,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咳嗽咯血(干咳或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心悸(由心律失常引起)、乏力疲倦(心输出量减少致组织灌注不足)、水肿(下肢、腹腔、胸腔积液等),且症状可因个体差异不同,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急促,这是因为心脏瓣膜病变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限,体力活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而心脏不能充分供血供氧。例如,患者平时能缓慢行走一段距离,患病后可能走几百米就会出现明显气喘。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原本能欢快奔跑玩耍,患病后玩耍一会儿就需要休息。女性患者在相同体力活动下可能比男性更早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及激素等因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有关。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呼吸深快。这是由于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且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老年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本身有一定退化,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后,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端坐呼吸:患者不能平卧,需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才能缓解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进一步增加,加重肺淤血,而坐位或半卧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程度。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高血压等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后,端坐呼吸症状可能更明显。

咳嗽、咯血

咳嗽:多为干咳,有时呈刺激性咳嗽。这是因为左心房增大,压迫支气管所致。在病情较轻时,咳嗽可能不频繁,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咳嗽会逐渐加重。对于儿童患者,咳嗽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如果合并肺部感染,咳嗽会伴有咳痰等症状,这时候需要警惕病情加重及肺部感染的可能。

咯血:可表现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或大量咯血。少量咯血多因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大量咯血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例如,二尖瓣狭窄患者,由于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压力随之升高,导致支气管黏膜下静脉破裂出血。老年患者发生大量咯血时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等可能有一定变化,大量咯血可能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咯血情况可能会有一定变化,需注意观察。

心悸:患者自觉心跳过快、过强或不规则,可由心律失常引起,如心房颤动等。心房颤动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儿童患者如果出现心悸,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突然安静下来,诉说心脏不舒服,需要家长及时带其就医检查。对于有长期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心悸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影响生活质量。

乏力、疲倦: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可能表现为原本活泼好动,现在变得容易疲劳,不愿意参与以前喜欢的活动;成人可能在工作时容易感到劳累,需要频繁休息;老年人则可能在日常简单活动后就出现明显疲倦感。

水肿

下肢水肿:多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这是因为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组织间隙液体潴留。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傍晚脚踝部水肿,休息一夜后可减轻;病情加重后,水肿可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全身。儿童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的鞋子比平时穿得紧了,或者袜子勒出的印子更明显。对于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等基础情况,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水肿可能更严重,且恢复较慢。

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严重时可出现腹腔积液,表现为腹部膨隆;胸腔积液可导致胸闷、呼吸困难加重等。腹腔积液是由于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腹腔内脏器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胸腔积液则是因为肺淤血,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漏入胸腔。在女性患者中,胸腔积液可能会因月经周期等因素有一定变化,但风湿性心脏病本身对胸腔积液的影响更为关键。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诊断,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腹腔积液
正常人体腹腔内会有少量液体,有润滑肠道的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腹腔内液体容量会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在医学上未直接表明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详情如下: 风湿性心脏病常累及心脏瓣膜,尤其是二尖瓣,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这种瓣膜病变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得心房压力升高、心房扩大。心房的结构改变为心房颤动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心脏瓣膜的病变会影响心脏
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其发病原因是不是会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脑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及低灌注等。 2、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这些
风湿性心脏病饮食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饮食需要注意进行低盐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摄入均衡等。 1、进行低盐饮食 高盐食物的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增加患者心脏、血管等组织的负担,所以患者应当限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进行低盐饮食。 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等,上述食物
风湿性心脏病导致脑梗塞怎么治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通常指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导致脑梗死通常和血栓形成,造成脑动脉阻塞有关,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原发病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医生会结合患者病情,给予降颅内压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等,以减少脑组织损伤,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尿激酶、依达拉奉等。 2、手术治疗 对于梗死面积较大者,还需给予
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其发病原因通常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脑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及低灌注等。 2、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这些疾
双肺纹理增多有危害吗
胡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双肺纹理增多不一定有危害。 双肺纹理增多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生理性、支气管性、血管性和淋巴性等。生理性的双肺纹理增多,如肥胖或老年等情况下出现的,通常没有较大的危害。然而,由病理因素引起的双肺纹理增多,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肺水肿、风湿性心脏病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并出现与
脑梗塞的原因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即脑梗死。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造成的。 1、大动脉粥样硬化 比如颈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时,会造成血管狭窄,脑组织供血量减少,继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2、心源性栓塞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原因导致血栓形成,
风湿性心脏病会引起脑梗塞吗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即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是不是会引起脑梗死,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重度发作或者反复发作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如果患者处于病情初期,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也不会引起脑梗死。如果患者处于病情晚期,可导致心脏功能不全,从而引起血栓形成。这些血栓可以脱落并流入脑部血管,导致脑梗死的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之赘生物的实质是什么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之赘生物的实质是白色血栓。 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在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由于链球菌感染等因素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引发炎症反应。血小板在受损部位聚集、黏附,形成血栓的起始部分。 同时,在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受损,利于血小板黏附。同时,炎症因子等的作用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比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消除链球菌感染,还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如果患者伴有心房颤动,需要使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如果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作用不明显,症状较重,则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并发症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咯血、心律失常,二尖瓣狭窄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风湿感染以后二尖瓣收缩的影响,瓣膜出现了粘连、增厚,从而在心脏舒张期二尖瓣开放时不全,这时候血液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时候会受到一些影响,久而久之会出现心脏结构的变化,心脏增大,病人会有心衰、房颤,还有一部分病人会有咯血、心
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范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由风湿热中重度发作或者是反复发生风湿热而引起心脏瓣膜发生损害。这种损害可以引起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等等,各个瓣膜发生关闭不全或者是狭窄,就称之为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往往是由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变态反应发生风湿活动,可以损害到皮肤、黏膜、皮下组织、关节,甚至心脏。
风湿性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
范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是免疫性疾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免疫性损害累及到瓣膜,导致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等发生关闭不全或是狭窄引起,被称为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种链球菌最多见于咽喉部感染,咽喉部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人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性关节发生风湿热活动。游走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导致像皮下结节、皮下
风湿性心脏病早期症状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会由于风湿热感染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咽喉部疼痛、咳嗽、咳痰、心慌、心悸、容易感到疲劳等。随着症状加重,患者还会逐渐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明显下降的症状,需要行心脏超声检查来评估心脏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往往会出现瓣膜的钙化、粘连、狭窄等。
风湿性心脏病会遗传吗
陈文韬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不会遗传。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的机制是机体受到了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进一步影响心肌,心肌炎病情危重时发生心脏瓣膜病变形成了心脏病。有风湿性心脏病,女性尽量避免怀孕,如果需要生育,建议在病情平稳情况下妊娠,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病情加重。
风湿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陈文韬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感染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了心脏瓣膜病变的心脏病,主要是以二尖瓣受累为常见,简称风心病,在临床上很少发生单纯性的主动脉瓣三三尖瓣或是肺动脉瓣病变,多见于20~40岁左右的青壮年,以女性居多。当然并不是所有感染链球菌的患者,都会出现二尖瓣狭窄,形成狭窄一般在出现急性风湿热后,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