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肾脏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健康生活方式上要合理饮食(控制盐分、均衡蛋白质、多吃蔬果)、适量运动(选合适方式、避免久坐);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预防感染并及时治疗;还需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常规体检项目来早期发现肾脏问题。
一、健康生活方式方面
1.合理饮食
控制盐分摄入:每日盐分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增加患肾病的风险。例如,过多食用腌制食品、咸菜等会摄入大量盐分。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由于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要注意控制盐分摄入;老年人肾脏功能有所减退,也需严格限制盐分。
均衡蛋白质摄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蛋白质,避免过度摄入加重肾脏负担。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公斤体重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约为0.8-1.0克。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可适当多吃,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可适量摄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需满足生长需求,但也要注意选择优质蛋白;老年人则要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避免过多蛋白质代谢产物加重肾脏排泄负担。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例如,苹果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维护肾脏健康;菠菜等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钾等元素。不同年龄人群对蔬菜水果的需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蔬菜水果摄入以获取生长所需营养;老年人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间接对肾脏有益,但要注意血糖情况,糖尿病老人选择低糖蔬菜水果。
2.适量运动
选择合适运动方式:适合的运动有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肾脏的血液灌注。对于儿童,应保证每天有适量的户外活动和运动,如每天进行1-2小时的运动,可选择跳绳、踢毽子等;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
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肾脏健康。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避免长时间坐着,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如工作中的成年人每隔1小时起身走动5-10分钟;儿童课间休息时要离开座位活动;老年人看电视时也可每隔30分钟起身活动。
二、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肾脏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儿童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控制;老年人高血压较为常见,要定期监测血压,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尽量接近正常水平。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引发糖尿病肾病。儿童糖尿病相对少见,若发生要积极进行胰岛素治疗和血糖监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较多,要注意饮食控制、合理用药和定期监测血糖,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2.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预防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要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佩戴口罩。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也需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减少感染风险。
及时治疗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等,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感染迁延不愈引发肾脏炎症。儿童感冒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老年人感染后恢复较慢,且容易加重肾脏负担,所以更要重视感染的及时治疗。
三、定期体检方面
1.常规体检项目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成年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儿童在常规体检中也应包含尿常规项目,以便早期发现肾脏问题;老年人由于肾脏功能可能逐渐减退,更要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建议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能够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成年人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儿童若有相关症状或家族史等情况要及时进行肾功能检查;老年人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以及时发现肾功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