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瘤分为未破裂和破裂两种情况,未破裂时部分无症状,部分可因压迫周围脑组织出现局部压迫症状;破裂时会有出血相关症状如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还会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言语障碍、癫痫发作。
一、未破裂脑血管瘤症状
1.无症状情况
部分脑血管瘤在未破裂时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多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做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例如,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时意外发现脑内存在血管瘤。这种情况在一些偶然的健康体检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或存在其他脑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很重要,以便及时发现病变。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脑血管瘤未破裂时可能更难早期发现症状,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若出现异常神经系统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2.局部压迫症状
当脑血管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时,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局部压迫症状。比如,若血管瘤位于鞍区附近,可能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在成年人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双侧视力不对称的情况,需要考虑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的可能。对于女性患者,在孕期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血管瘤的状态,若原有鞍区附近脑血管瘤,孕期可能会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压迫症状加重,需特别关注。
若脑血管瘤位于颅后窝,可能会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导致头晕、平衡失调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瘤压迫相关结构时,头晕等症状可能容易被误认为是基础疾病引起而被忽视,需要仔细鉴别。
二、破裂脑血管瘤症状
1.出血相关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这是破裂脑血管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突然感觉到头部像被重物击打一样的剧烈疼痛,这种头痛往往是极其严重的,与平时的头痛有明显区别。例如,患者可能会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对于有脑血管瘤病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出现突发剧烈头痛时应高度警惕脑血管瘤破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若出现突然的哭闹不安、难以安抚,同时伴有呕吐等情况,也需要考虑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的可能。
恶心、呕吐:常与剧烈头痛伴随出现。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后,血液刺激脑膜等结构,引起颅内压升高,从而导致恶心、呕吐。在成年人中,若出现头痛伴频繁呕吐,尤其是喷射性呕吐,要考虑颅内压增高的可能,脑血管瘤破裂出血是常见原因之一。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胃肠道功能的一些生理性减退,呕吐症状可能容易被忽视,但结合头痛等症状应及时排查。
意识障碍:随着出血量的增多,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度的可能是嗜睡,患者处于睡眠增多、唤醒后能简单应答但很快又入睡的状态;重度的可能出现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在儿童脑血管瘤破裂出血时,由于儿童的脑组织耐受性与成人不同,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且病情变化较快,需要迅速进行医疗干预。例如,婴幼儿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后可能很快出现意识由清醒转为烦躁不安,进而发展为昏迷。
2.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偏瘫:如果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影响了运动中枢相关区域,可能会导致一侧肢体的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不能正常进行肢体的随意运动。对于成年人,若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无法正常持物、行走等,要考虑脑血管病变的可能,脑血管瘤破裂出血是其中之一。在女性患者中,若处于孕期或产褥期,由于身体的特殊生理状态,偏瘫症状可能会对母婴健康产生更严重的影响,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言语障碍:当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影响了语言中枢时,患者可能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动性失语),或者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能正确表达(感觉性失语),也可能出现言语含糊不清等情况。对于有脑血管瘤病史的人群,若出现言语方面的异常变化,应考虑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累及语言中枢的可能。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功能减退,但突然出现的言语障碍需要警惕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情况。
癫痫发作: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后,血液刺激脑组织,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表现为突然的肢体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对于儿童脑血管瘤破裂出血患者,癫痫发作可能会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控制发作并进行相关的病因治疗。在成年人中,若既往没有癫痫病史,突然出现癫痫发作,结合脑血管瘤病史,要高度怀疑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