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慢性心衰的引发因素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脏负荷过重,其中缺血性心肌损害常见于冠心病,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心肌炎和心肌病有不同病因及机制,也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心脏负荷过重分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不同情况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各有差异。

一、缺血性心肌损害

(一)原因及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长期的心肌缺血可使心肌逐渐失去收缩功能,进而引发慢性心衰。例如,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肌细胞会发生坏死、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步下降,最终发展为慢性心衰。

(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年龄: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逐渐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因此老年人群中因缺血性心肌损害导致慢性心衰的比例相对较高。

性别:一般来说,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有关,绝经后女性因缺血性心肌损害引发慢性心衰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例如,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这些都会增加因缺血性心肌损害导致慢性心衰的可能性。

二、心肌炎和心肌病

(一)原因及机制

心肌炎:各种感染(如病毒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引起心肌炎。病毒感染心肌后,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者通过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炎症、坏死,长期的心肌炎症修复过程中可出现心肌纤维化,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逐渐发展为慢性心衰。例如,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会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进而引发慢性心衰。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导致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感染(如病毒感染)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损伤心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心衰。

肥厚型心肌病:多为遗传因素导致的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厚影响心室的舒张功能,长期可导致心肌重构,进而引发慢性心衰。

(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年龄:不同类型的心肌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扩张型心肌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以中年人居多;肥厚型心肌病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可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相关症状。

性别:一般来说,肥厚型心肌病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而扩张型心肌病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倾向。

生活方式:对于心肌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对于已经存在心肌病变的患者,容易诱发慢性心衰的发作或加重病情。

三、心脏负荷过重

(一)压力负荷过重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为了克服增高的阻力,左心室心肌会逐渐肥厚。长期的心肌肥厚会导致心肌重构,心肌的顺应性下降,最终引起左心衰竭,进而发展为慢性心衰。据统计,高血压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逐渐出现慢性心衰,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受阻,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逐渐发展为慢性心衰。

(二)容量负荷过重

瓣膜关闭不全: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使心脏在舒张期接受过多的回流血液,导致容量负荷过重。长期容量负荷过重会引起心室扩大和心肌肥厚,最终引发慢性心衰。例如,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左心房、左心室逐渐扩大,心肌功能受损,进而发展为慢性心衰。

先天性心血管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分流,使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儿童时期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血管病,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成年后容易出现慢性心衰。

(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定变化,对于有心脏负荷过重因素的患者,如老年人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情况更易发生,年龄较大的患者心脏储备功能下降,更容易发展为慢性心衰。

性别:在压力负荷过重的情况中,高血压的发病男女比例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绝经前女性高血压发病率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高血压发病风险上升;而在容量负荷过重相关疾病中,先天性心血管病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倾向。

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如果不注意血压的控制,如高盐饮食、不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等,会加重压力负荷,加速慢性心衰的发展;对于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在儿童时期如果没有合理的生活护理,如过度活动等,可能会影响病情的转归,增加成年后发生慢性心衰的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一般指慢性心力衰竭,是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心衰的病因有哪些?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衰的病因有慢性心衰加重、急性心肌损伤、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等。 1、慢性心衰加重 既往患有慢性心衰,短期内病情突然加重,可发展为急性心衰。 2、急性心肌损伤 由于药物、感染等因素导致心肌出现急性坏死,短期内心功能可出现明显下降,引起急性心衰。 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若出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
什么叫慢性心衰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长期受损或受限,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脏病,主要是由心肌细胞损害、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高动力循环状态、前负荷不足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异常现象,若不及时处理,
心衰和右心衰的区别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左心衰和右心衰即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区别体现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 一、发病部位:左心衰竭的发病部位在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衰竭的发病部位为右心房和右心室。 二、临床表现:左心衰竭患者的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头晕、心慌、少尿等;而右心衰竭的典型症状为颈部静脉血管充盈、
什么叫慢性心衰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长时间受损或受限,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脏病,多数情况下是由心肌细胞损害、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高动力循环状态、前负荷不足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异常现象,若不及
慢性心衰能不能治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一般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通常不能被治愈,但是可通过治疗缓解。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才会出现的表现,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有关,还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有关。患者的心脏组织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所以通过治疗不能使慢性心力衰竭恢复。患者可
慢性心衰如何护理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即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包括饮食方面、活动方面以及药物方面等。 1、饮食方面 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减少摄入过多的盐分和饱和脂肪酸,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 2、活动方面 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慢性心衰的表现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一般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全心衰竭,分类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 1、左心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发生在左心时,可引起肺循环淤血以及心排血量降低,出现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乏力等不舒服的症状。 2、右心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发生在右心时,可引
心衰和右心衰的区别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左心衰和右心衰即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区别体现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 一、发病部位:左心衰竭的发病部位在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衰竭的发病部位为右心房和右心室。 二、临床表现:左心衰竭患者的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头晕、心慌、少尿等;而右心衰竭的典型症状为颈部静脉血管充盈、
年轻人慢性心衰能治好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一般是指慢性心力衰竭,年轻人慢性心力衰竭一般无法治好。 年轻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一般是由于本身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所造成的。心肌细胞属于不可再生的细胞,一旦出现损伤便无法逆转,且慢性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
心衰一般几年恢复正常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即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要多久恢复正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功能下降引发的综合征,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急缓,可以分为急性心衰及慢性心衰。如果是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的急性心衰,患者在经过规范治疗后1小时左右,心力衰竭的症状可以得到稳定。如果是慢性心衰,由于该疾病是
心衰会引起呼吸困难吗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衰会引起呼吸困难。在慢性心衰时候,患者会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经常会根据患者活动耐量来进行心功能分级。对于急性心衰,会出现一个静息性呼吸困难,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端坐呼吸,不能躺平。很多患者会表现夜间躺着睡觉,睡着睡着突然觉得不能呼吸、憋气,一定要坐起来再喘两口气,等平复了再躺下继续睡,这个叫做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衰之所以会出现呼吸困难,
慢性心衰是什么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脏舒张或者收缩功能减退的一大类疾病,都叫做慢性心衰,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终点是一样的,就是慢性心衰,比如常见的冠心病病人,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冠脉病变弥漫,心脏有广泛的缺血,会导致心衰。一些心脏瓣膜病的病人,不管是瓣膜狭窄还是关闭不全,如果程度比较重,又没有及时进行外科的手术干预,心脏功能会越来越差,最
慢性心衰早期有些什么症状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早期主要是表现为活动性的呼吸困难,也叫劳力性呼吸困难。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影响心脏的舒张或者收缩功能,最后都会发展成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叫做呼吸困难,也就是憋气,早期叫做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就是在活动以后出现气短、憋气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困难会进行性加重,病人可能在很小的运动量,甚至安静休息状态下也会
心衰竭的治疗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右心衰竭的治疗措施如下:第一、一般治疗。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平时要戒烟戒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锻炼、保持足够的休息,增强身体素质。避免受凉刺激、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第二 、药物治疗。需要遵医嘱对症应用利尿剂、升压药以及改善心功能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心衰末期到底能拖多久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心衰末期到底能拖多久,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治疗情况决定。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心衰病情较重、一般药物治疗吸收情况不良时,可能会在一到两个月左右死亡;如果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心衰病情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一般存活一至两年都是有可能的。
醛固酮拮抗剂是怎么治疗小儿慢性心衰的?
姜丽萍 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醛固酮会引起内皮功能异常和心肌纤维化。应用ACEI类治疗心衰时醛固酮下降,但长期应用会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醛固酮拮抗剂可以阻止心肌纤维化,改善舒张功能,改善心脏重构,降低儿茶酚胺水平,减少室性异位激动,还可以改变心率变异性,对心衰有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