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颅骨骨折

来源:民福康

颅骨骨折由多种外伤引起,按部位分为颅盖和颅底骨折,按形态分线形和凹陷性骨折,不同类型有不同临床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因骨折类型而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不同人群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需综合判断和采取相应措施。

一、分类

1.按骨折部位分类

颅盖骨折:发生于颅骨穹窿部的骨折,常见线形骨折,多因着力部位的冲击伤、凹陷伤所致,有时可见粉碎骨折。在儿童,颅盖骨弹性较好,可呈凹陷性骨折,多无局部症状,若骨折线通过脑膜中动脉沟,有可能形成硬膜外血肿。

颅底骨折:多为颅盖骨折延伸到颅底,也可由间接暴力所致。按骨折部位可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颅前窝骨折常累及眶顶和筛骨,可出现鼻出血、眶周广泛淤血斑(“熊猫眼”征)、脑脊液鼻漏等;颅中窝骨折若累及蝶骨,可有鼻出血或合并脑脊液鼻漏,若累及颞骨岩部,可有脑脊液耳漏以及面神经、听神经损伤;颅后窝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下淤血斑(Battle征),累及枕骨基底部时可在伤后数小时出现枕下部肿胀及皮下淤血斑,骨折累及枕大孔或岩骨尖后缘,可出现个别或全部后组脑神经(Ⅸ-Ⅻ)受累的表现。

2.按骨折形态分类

线形骨折:骨折线呈线状,可单发或多发,单纯线形骨折本身对脑组织影响不大,但需注意是否合并颅内血肿。

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局部或全部向颅腔内凹陷,多见于颅盖骨折,婴幼儿可呈乒乓球样凹陷骨折。成人凹陷性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若骨折片凹陷深度超过1cm,或骨折累及重要功能区(如中央前回),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癫痫等。

二、临床表现

1.颅盖骨折

线形骨折本身可能无明显症状,当骨折线跨越脑膜中动脉时,局部头皮可能有肿胀、压痛,后期可能因硬膜外血肿逐渐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凹陷性骨折若骨折部位在脑功能区,可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区骨折可导致对侧肢体瘫痪、癫痫发作;若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可引起偏瘫、失语等。

2.颅底骨折

颅前窝骨折除了“熊猫眼”征和脑脊液鼻漏外,还可能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等嗅神经损伤表现。

颅中窝骨折出现脑脊液耳漏时,要注意与中耳炎鼓膜穿孔相鉴别,脑脊液耳漏时,漏出液可混有血液,在耳后乳突区有淤血斑,若累及面神经,可出现周围性面瘫。

颅后窝骨折Battle征及后组脑神经损伤表现较为典型,后组脑神经损伤可导致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三、诊断

1.体格检查

详细检查头部外伤情况,观察头皮有无伤口、血肿,触摸颅骨有无压痛、凹陷等。对于颅底骨折,要注意鼻腔、外耳道有无脑脊液漏出,以及面部、耳部有无淤血斑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初步了解颅骨骨折情况,但对于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有限,有时能发现颅盖骨的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等。

CT检查:是诊断颅骨骨折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颅骨骨折的部位、形态、骨折片移位情况以及是否合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对于颅底骨折,CT薄层扫描加三维重建能更清楚地显示颅底骨折线及脑脊液漏的部位等。

四、治疗原则

1.颅盖骨折

线形骨折:若无颅内血肿等并发症,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应及时复查CT,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凹陷性骨折:若凹陷深度超过1cm,或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或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应行手术复位,将凹陷的骨折片撬起复位。对于婴幼儿的乒乓球样凹陷骨折,可采用非手术复位方法,如在无菌操作下用空注射器抽吸后复位等。

2.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本身的治疗主要是预防感染,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要保持外耳道、鼻腔清洁,避免堵塞、冲洗,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以防脑脊液逆流引起颅内感染。对于脑脊液鼻漏超过1个月仍未停止者,可考虑行手术修补漏口。若合并颅内血肿等并发症,则需根据血肿情况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颅骨弹性好,颅骨骨折的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婴幼儿的凹陷性骨折可能不典型,多为乒乓球样凹陷,且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但也要警惕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方面,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囟门情况等,因为儿童囟门未闭,颅内病变可能通过囟门表现出相应症状,如囟门隆起提示颅内压增高。

2.老年人

老年人颅骨较薄且脆性增加,轻微外伤也可能导致颅骨骨折。老年人常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颅骨骨折后更易出现颅内压增高、脑梗死等并发症。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

3.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发生颅骨骨折时,要特别注意胎儿的情况。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治疗上要权衡母亲病情与胎儿安全的关系,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

总之,颅骨骨折的诊断需要结合外伤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治疗则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及有无并发症等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同人群有其各自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在临床处理中需全面考虑。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是外界暴力导致的颅底骨结构断裂,是颅骨骨折的一种类型。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颅骨骨折脑出血多久恢复?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颅骨骨折脑出血一般需要2~4周左右的时间可以恢复。但具体恢复时间与出血量以及治疗的时间有关。 如果患者颅骨骨折后出血量比较小,并且在出血后及时得到有效的止血治疗,则在2~4周左右可恢复。 但对于颅骨骨折出血量比较大或出血后并未及时止血的患者,恢复的时间比较长,甚至脑出血后会对颅脑神经造成损伤,从而遗
轻度颅骨骨折多久会恢复?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颅骨轻度骨折,且患者的颅内组织未受到影响,神经功能正常,大多可在3个月以内逐渐恢复。若颅骨骨折的同时伴随神经损伤,则会增加治疗难度,患者的恢复时间也会随之延长,甚至需要半年及以上。因此,出现颅骨骨折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颅脑CT检查,以此来判断骨折缝隙的大小、走行方向以及骨折周围受累的神经和肌肉,
颅骨骨折有什么后遗症?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凹陷性颅骨骨折,由于骨折的部位会压迫脑组织,患者会出现长期头晕与头痛的后遗症。另外,由于颅骨骨折导致脑组织损伤,常会引发脑出血,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精神异常、肢体偏瘫、长期昏迷或者失语等严重的后遗症。建议一旦出现颅骨骨折,应该保护头部,并尽快去医院就诊,避免受到二次伤害。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保持
颅骨骨折需要多久恢复?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由于个体差异,颅骨骨折的恢复时间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一般恢复时间在2周到半年左右。 若骨折范围较小伤口比较单一,患者身体素质较好,饮食比较富有营养则2周即可恢复。若患者年纪较大,身体素质较差,合并多处骨折,对食物的营养无法完全吸收,恢复时间则要三个月以上甚至半年才能恢复。因此颅骨骨折病人需要积极配合医
颅骨骨折怎么办?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颅骨骨折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等措施进行处理。 一般治疗:患者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如果发生脑脊液漏可以取平卧位,或者患侧卧位进行休息。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使用头孢类,或者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手术治疗:通常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行骨折片复位或清除术、开
颅骨骨折能治愈吗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颅骨骨折一般能治愈。 颅骨骨折多是由于外伤所致,如果是发生单纯颅骨骨折,并未发生颅内损伤时,一般在2-3个月的时间可自行愈合。如果是合并颅内损伤,患者应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托拉塞米片等药物减轻脑水肿,若存在明显凹陷,患者应遵医嘱进行颅骨凹陷骨折整复术的方法缓解,并且能够使病情达到治
男朋友颅骨骨折脑出血严重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骨骨折脑出血是否严重,应该根据出血量和治疗情况进行判断。 颅骨骨折属于颅脑外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颅骨骨折时如果出血量较少、脑组织损伤较轻,并且早期能够接受治疗,正常情况下并不严重,预后良好。但是如果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出血量比较多、昏迷,则相对比较严重,需要积极接受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时间
头撞到墙上会引起脑出血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头撞到墙上会不会引起脑出血,是不是会撞伤严重程度有关。 如果头部撞伤程度比较轻。一般不会对脑组织产生损伤,所以不会导致脑出血发生。如果是患者头部撞伤比较严重,引起颅骨骨折,骨折端刺破脑血管后,可能会引起脑出血。 脑出血后患者常有头痛、恶心、呕吐、视觉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出现。如果患者有上述表现,需要
小孩发烧手脚发烫不出汗是什么原因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孩发烧手脚发烫不出汗可能由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如下: 1、感染 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液中并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具有致热作用,会引起发热,若体温处于持续上升期,此时血管收缩,会出现手脚发烫但不出汗的症状。 2、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如果患者因中
颅骨骨折怎么办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骨骨折通常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护好头部,避免再次受伤,通常建议使用软质头盔或者其他头部保护装置。 2.药物治疗 若疼痛明显,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处理,如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有利于减轻疼痛。 3.手术治
尾椎骨骨折怎么办
李萌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尾骨骨折是特别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尾骨骨折以后需要让骶尾部避免受压,同时保持站立姿势或者俯卧位姿势,减少尾骨受压。如果尾骨移位特别重,特别是未婚女性来讲,可以评估骨性产道。如果是特别严重的尾骨骨折,可能对于顺产会有一点影响。但是,通过大宗病例随访来看,这种影响的概率非常小。综合来讲尾骨骨折其实不用太担心,通过口服药物消肿、止疼对症治疗,然
老年人跌倒最容易发生的骨折有哪些
张延哲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老年人骨折最常见有三个部位,第一是桡骨远端,摔倒的时候向前或者向后手扶地,这样引起的骨折最常见。第二是肱骨近端,肱骨近端骨折又称为肱骨外科颈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上肢功能。最后一种是最严重的骨折,就是股骨近端骨折,股骨近端骨折主要包括了股骨颈的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类骨折会称为老年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骨折本身不
颅骨骨折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宋田佳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首先要预防他的颅内感染,促进他的漏口早日闭合,首先要采取一个特殊的体位,嘱咐病人采取是半卧位,头偏向患侧,维持他特定的体位,并且他这个体位一是要维持他那个漏液,漏液停止三到五天以后,他主要是借助于重力使脑组织,偏至颅底硬脑膜裂隙处,然后促使局部粘连,而封闭他的漏口。另外还要保持局部清洁,每日要做两次清洁,维持外耳道,鼻
肋骨骨折多久可以恢复到以前一样
李云恺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甲
肋骨骨折一般需要三个月左右,可以恢复到以前的情况。但是要排除严重的连枷胸、肺部受到损伤以及严重的粉碎性肋骨骨折伴有感染的情况,这些情况很难完全恢复,有可能会产生粘连、感染或者肋骨错位。一般不严重的肋骨骨折在十周左右可以愈合,然后还需锻炼两到四周。
胸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什么时候能下地
张萌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胸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一般的下地时间需要八周左右。保守治疗一般无法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固定,主要是以卧床静养的方式进行治疗。一定要等到骨折骨痂形成,良好骨折稳定以后才可以下地。如果过早的下地可能会引起骨折的移位,引起脊髓或者神经的损伤,从而引起瘫痪、大小便障碍等严重的并发症。在骨折的八周左右,骨头已经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根据拍片检查的结果,
骨折
高天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骨折属于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在直接或间接暴力后进而引起骨的连续性中断,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严重者会出现畸形等。所以还是要注意和重视,并尽快地评估后再控制,比如去骨科拍片子以及必要时做CT3维重建明确后,以手术治疗为主,之后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