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来源:民福康

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混合性、溢出性和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等改变致血浆蛋白大量漏出,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肾小管性蛋白尿是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致小分子量蛋白排出,与肾小管结构或功能受损、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混合性蛋白尿由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引起,与自身免疫病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溢出性蛋白尿是血中小分子蛋白过多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组织性蛋白尿由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加所致,与肾脏病变、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情况不同,青少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相对多见,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发病率高于男性。长期糖尿病史的中年患者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导致尿蛋白高。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小球滤过负担,可能诱发肾小球性蛋白尿;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机体免疫及代谢功能,增加肾脏疾病发生风险,进而导致尿蛋白高。

病史关联:有肾脏基础疾病病史者,如既往曾患肾小球肾炎,病情复发时更易出现尿蛋白高;有糖尿病病史多年且血糖控制不佳者,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增加,出现尿蛋白高的几率升高。

肾小管性蛋白尿

病因及机制:肾小管结构或功能受损,对正常滤过的小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障碍,致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常见病因有间质性肾炎、药物或中毒性肾损害(如庆大霉素等肾毒性药物使用)、肾小管酸中毒等。例如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药物在肾小管蓄积损伤肾小管,使其重吸收功能下降,出现尿蛋白高。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均可发病,药物性肾小管损害在各年龄层均可因不当用药发生,但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排泄能力下降,更易受药物肾毒性影响出现尿蛋白高。女性在一些自身免疫性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发病率可能有一定特点,但总体无明显绝对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接触某些肾毒性物质,如工业毒物等,会增加肾小管性蛋白尿发生风险;不合理用药,尤其是自行滥用肾毒性药物,是导致肾小管性损害出现尿蛋白高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

病史关联:有间质性肾炎病史者,肾脏间质已存在病变,肾小管功能易受影响,更易出现尿蛋白高;有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可能合并肾小管-间质损害,引发尿蛋白高。

混合性蛋白尿

病因及机制: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所致。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就会出现混合性蛋白尿,既有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的大分子蛋白漏出,又有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小分子蛋白排出增多。

年龄与性别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混合性蛋白尿,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各年龄均可发病,育龄女性相对更易患病。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可加重自身免疫紊乱,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混合性蛋白尿相关疾病病情加重或诱发发病。

病史关联: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者,更易出现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导致混合性蛋白尿;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也可能逐渐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引发混合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病因及机制:血中小分子蛋白质,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产生大量异常轻链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从尿中排出。此外,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情况,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小分子物质过多经肾滤过,肾小管不能完全重吸收,也可导致尿蛋白高。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可发生于各年龄性别,如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肌红蛋白尿,但一般为暂时性,而某些疾病导致的长期血红蛋白尿则与基础疾病相关,无特定严格年龄性别限制。

生活方式影响: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一过性肌红蛋白尿,属于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但一般为短暂情况;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关联相对不紧密,主要与机体免疫细胞异常增殖等因素有关,但长期接触某些可能诱发肿瘤的环境因素等也可能有一定影响。

病史关联:有多发性骨髓瘤病史者,体内异常蛋白产生持续,易出现溢出性蛋白尿;有溶血性疾病病史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易出现血红蛋白尿,进而导致溢出性蛋白尿。

组织性蛋白尿

病因及机制: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加所致。例如肾脏炎症或肿瘤时,肾组织被破坏,释放出组织蛋白;肾小管分泌黏液蛋白等增加也可导致组织性蛋白尿。

年龄与性别因素:肾脏炎症或肿瘤在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生,无特定严格年龄性别差异,但某些肾脏肿瘤在特定年龄段发病有一定特点,如儿童肾母细胞瘤等,而组织性蛋白尿主要与肾脏局部病变相关,年龄性别因素通过基础疾病的发生情况间接影响。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等可能增加肾脏肿瘤发生风险,进而引发组织性蛋白尿,但生活方式对其影响相对不如对其他类型蛋白尿中的肾小球、肾小管性蛋白尿等直接。

病史关联:有肾脏炎症病史反复发作或肾脏肿瘤病史者,更易出现组织性蛋白尿,因为肾脏组织持续处于损伤或异常状态,导致组织蛋白释放或分泌异常。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蛋白尿
蛋白尿一般是指患者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值,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反应的一种现象。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人不宜吃豆制品、蛋肉类、乳制品、干果类,因为这些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依次是肉、蛋和牛奶。建议少吃脂肪,猪肉、牛肉等四条腿的脂肪含量高于鸡、鸭等两条腿的脂肪含量,而鱼(无腿)的脂肪含量低于鸡、鸭,所以鱼的蛋白质含量最好,可以多吃。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尿常规检查提示尿蛋白升高,此时患者并不一定就是肾病。因为有一些正常人在剧烈活动,脱水,发热,精神刺激,应激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肾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在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性蛋白尿。在这个时候患者肾脏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这个时候不考虑患者是由于肾病所导致的蛋白尿。还有一些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造成尿蛋白高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疾病。那么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有的时候是由生活中造成的,比如剧烈运动,高温高寒等等。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导致的的尿液持续表现出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多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其病因很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①发热期蛋白
尿蛋白高吃什么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增高多数为肾小球肾炎,可服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减少尿蛋白,同时也可服用雷公藤多甙抑制免疫治疗。若为肾病综合征,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时,则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此外部分病人是由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所造成的蛋白尿,此时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此外可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或
怀孕尿蛋白高对胎儿有影响吗?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期间孕妇尿蛋白高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胎儿宫内缺氧。怀孕期间孕妇表现出尿蛋白高的因素:可能是由于孕妇怀孕期间得了妊高症,造成肾脏损伤而造成尿蛋白高;也可能是由于妊娠前期造成尿蛋白高。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做好孕期保健,同时也需要定期去医院做产检,关注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孕期属
肾炎24小时尿蛋白高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有一些肾炎患者可以出现尿蛋白增多,表现为24小时尿定量明显增多,此时建议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必要时,建议患者应当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来进行确诊,一方面可以鉴别患者是原发性肾脏疾病,还是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患者出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多,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有
孕妇尿蛋白高怎么办?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尿蛋白高一般来说都是尿路感染造成的,可用富含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的免疫食品来滋养调理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帮助人体抵抗细胞和病毒的侵袭,清除体内垃圾毒素,恢复人体健康。怀孕过程中,必须密切观测血压,肾功能和尿蛋白,饮食一定要清淡,少盐,不要劳累,多摄取优质蛋白,最好防止食用植物蛋白,豆制品(
孕妇尿蛋白高有什么影响?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尿蛋白高,这种情况有可能会造成子痫。由于在怀孕后身体的负担会有所加重,肾脏的负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就会造成小便里有蛋白的情况,少部分的孕妇是单纯的尿蛋白增高,但大多数的孕妇尿蛋白增高,同时还可能会合并有高血压,所以要造成重视。
尿蛋白高好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好不好降下来要结合综合情况来看,有些病人表现出尿蛋白是由于肾外的因素,如在表现出脱水后会造成血压偏低,肾脏灌注不足,会表现出暂时性的肾功能受损,发生蛋白尿。一些药物中毒造成肾功能损伤也会表现出蛋白尿。如果能发现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尽快去除病因,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尿蛋白就能降至正常。但是若是肾
尿蛋白高需要注意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正常持续性尿蛋白高的情况,一般是说明表现出了肾脏的相关疾病,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这个饮食原则,以防止增加肾脏的负担。此外,还要注意到医院肾内科定期复查,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及24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指标以进一步评估病情,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必要时还需检查肾穿刺活检以明确具体病理类型。平时在生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王化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如果超过300mg,诊断为蛋白尿。蛋白尿属于异常情况,一般分为肾小球源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分别是由于肾小球疾病引和小管间质疾病所致。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源性蛋白尿是因为人体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病变,血液中蛋白漏进尿液,产生了大量蛋白尿。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属于肾小管间质疾
24小时尿蛋白高怎么回事
陈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蛋白。如果出现这种蛋白尿,而且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尿,患者前往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定量24小时尿蛋白明显升高,通常考虑是肾脏疾病所引起。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都可以出现尿蛋白增加。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和治疗,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田佳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一般人体肾脏功能正常时,尿液中没有蛋白,化验尿蛋白为阴性。如果患者做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或者尿蛋白定量超过正常数值,尿微量白蛋白高出正常数值,考虑可能有肾脏疾病,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尿液中尿蛋白增多,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但是蛋白尿不仅仅是肾脏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继发肾脏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是什么原因导致尿蛋白高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综合症可出现尿蛋白质明显升高以及有肾功能、肌酐、尿酸、尿素氮升高。二、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均可出现尿蛋白,可伴有血尿、肾功能不全。三、生理原因,如高蛋白饮食、大量运动后可出现一过性尿蛋白高,此时可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泌尿系统B超等,综合判断
尿蛋白高吃什么水果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以吃苹果、香蕉、橘子、柚子、梨等,以上水果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注意不能吃杨桃,杨桃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出现尿蛋白的情况,应该进一步到医院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
糖尿病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蛋白升高,就考虑很有可能已经发生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变,但同时也需要排除是否是由于其他肾脏疾病所造成尿蛋白升高,比如急性肾炎、泌尿道感染、绝对组织疾病引起继发性肾脏损伤,还有高血压肾脏病变等等,糖尿病肾病是慢性一种肾脏病变重要类型,随着病情发展,最终会造成尿毒症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