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心悸、乏力、咯血等症状,呼吸困难因肺循环淤血,表现多样,需减少活动、调整体位等;水肿因体循环淤血,多从下肢开始,要限钠、用利尿剂等;心悸因心脏结构功能改变致心律异常,要注意休息、就医检查;乏力因心输出量少致组织灌注不足,要适当休息、合理安排活动;咯血因肺循环淤血致血管破裂,出现时要采取正确体位,大咯血需立即就医。
一、呼吸困难
1.表现及机制
晚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可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心输出量减少,肺循环淤血所致。随着病情进展,肺淤血不断加重,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患者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进一步加重,导致呼吸更加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婴儿可能出现鼻翼扇动等表现;成年患者则主要以呼吸费力、气促为主要表现。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可能因体质等因素,呼吸困难的耐受程度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肺循环淤血的结果。有长期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入晚期,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
2.应对及注意事项
患者应减少活动量,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休息,以减轻呼吸困难。对于儿童患者,要保持舒适的体位,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女性患者在休息时也需注意体位的调整,避免加重呼吸困难。有病史的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以缓解肺淤血状况。
二、水肿
1.表现及机制
晚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水肿,多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累及全身。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液在组织间隙潴留。右心衰竭是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右心排出量减少,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使外周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回流减少,从而形成水肿。
儿童患者水肿可能不太容易被早期发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下肢、眼睑等部位是否有肿胀;成年患者可明显看到下肢凹陷性水肿,用手指按压胫骨前等部位会出现凹陷且长时间不易恢复;女性患者水肿可能在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下有一定变化,但本质是体循环淤血导致;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较长的患者,水肿会逐渐加重,可能伴有腹水、胸水等情况。
2.应对及注意事项
患者要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体内水钠潴留。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中钠盐的含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成年患者也需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水肿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等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女性患者在水肿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减轻下肢水肿。有病史的患者要定期监测体重等指标,及时发现水肿变化并调整治疗。
三、心悸
1.表现及机制
晚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常有心悸症状,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等。这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改变,导致心脏节律异常。心肌受损、心腔扩大等因素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从而患者自觉心悸。
儿童患者心悸可能表述不清晰,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成年患者可明确感受到心跳异常,如心跳有力、心慌等;女性患者心悸可能在情绪波动等情况下更为明显,因为女性内分泌等因素可能对心脏功能有一定影响;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心悸发作会更加频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应对及注意事项
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等诱发心悸的因素。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成年患者也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如果心悸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女性患者在心悸发作时可通过深呼吸等方式缓解情绪,有病史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抗心律失常等治疗。
四、乏力
1.表现及机制
晚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普遍存在乏力症状,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显著下降,即使进行轻微的活动也会感觉疲惫不堪。
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玩耍等;成年患者则表现为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等都感到吃力;女性患者由于体质等因素,乏力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入晚期,乏力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2.应对及注意事项
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儿童患者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维持身体能量需求;成年患者要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逐步增加活动量,但以不引起乏力加重为度。女性患者在乏力时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均衡。有病史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心脏功能,从而缓解乏力症状。
五、咯血
1.表现及机制
晚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咯血症状,急性左心衰竭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二尖瓣狭窄严重时,支气管静脉破裂可引起大咯血。这是由于肺循环淤血,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儿童患者咯血可能表现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成年患者咯血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女性患者咯血情况与男性类似,但在月经等特殊时期可能需要更谨慎处理;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咯血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2.应对及注意事项
患者出现咯血时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儿童患者要保持安静,避免哭闹加重咯血;成年患者要避免紧张情绪。一旦出现大咯血,要立即就医,进行止血等紧急处理。女性患者在咯血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病史的患者要定期评估心脏功能,预防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