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症状表现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风湿性心脏病症状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劳累后心慌气短等;典型症状有呼吸困难(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咳嗽、咯血(痰中带血、大量咯血)、乏力疲倦、心悸;晚期有右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循环淤血致下肢水肿等、胃肠道淤血致食欲不振等)及发绀等其他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

一、早期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在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等表现。这是因为心脏在早期受到风湿性病变影响时,心脏功能尚未明显受损,机体代偿能力尚可,所以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身体代偿功能相对较好,可能更难早期察觉异常。

二、典型症状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较早出现的症状,在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时,心脏负担加重,原本已受损的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肺部淤血,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例如,患者快走、爬楼梯等轻度体力活动后就会感觉呼吸急促,需要休息才能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会在更轻的活动甚至休息时出现。对于儿童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玩耍时容易比同龄儿童更早出现气喘吁吁的情况;女性患者由于体力活动相对较少,可能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也会逐渐出现类似表现。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夜间睡眠中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呼吸急促,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重者可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这是由于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肺淤血,而平躺时膈肌上抬,也会影响呼吸功能。在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这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较为常见,因为老年人心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风湿性病变对心脏的影响更容易在夜间体现出来;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现该症状,与女性激素等因素可能有一定关联,但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取决于心脏病变的程度。

端坐呼吸: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改善呼吸。这是呼吸困难较为严重的表现形式,患者往往需要垫高枕头甚至端坐才能正常呼吸。儿童患者出现端坐呼吸时,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因为无法像成人一样清楚表达不适,但身体会呈现出强迫体位;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长期患病,身体适应了一定的状态,但当病情加重时也会出现这种明显的端坐呼吸表现。

2.咳嗽

多为干咳,也可能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当肺淤血时,肺泡和支气管黏膜受到刺激,引起咳嗽。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尤其是左心功能不全导致肺淤血时,咳嗽较为常见。儿童患者如果出现咳嗽,可能会被家长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但如果同时伴有气短等其他症状,就需要警惕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老年患者咳嗽可能被忽视,因为老年人咳嗽较为常见,但结合其他呼吸困难等症状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女性患者咳嗽表现与其他人群类似,但需要关注自身整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心脏病变相关表现。

3.咯血

痰中带血:由于肺泡壁或支气管黏膜下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当肺淤血时,毛细血管压力升高,破裂出血,血液混入痰中。儿童患者出现痰中带血时,家长往往比较紧张,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老年患者痰中带血可能被认为是肺部其他疾病引起,但结合心脏症状应考虑风湿性心脏病可能;女性患者同样需要综合考虑心脏和肺部情况来判断咯血原因。

大量咯血:多见于二尖瓣狭窄严重的患者,是由于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所致。大量血液从气道咯出,需要紧急处理。这种情况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较为危急,无论是儿童、老年还是女性患者,都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处理。

4.乏力、疲倦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玩耍后比以往更容易疲劳,不愿意参与原本喜欢的活动;老年患者则可能原本可以完成的日常活动如买菜、做饭等变得力不从心;女性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的乏力疲倦感,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关注自身这种体力变化是否与心脏病变有关。

5.心悸

患者自觉心跳过快、过强或不规则,可伴有心前区不适。这是因为心脏节律或心率发生改变,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心悸,但会表现出烦躁、哭闹不安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更易感知到心悸,因为其对自身身体变化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女性患者心悸表现与其他人群相似,但需要注意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变化可能会影响对心悸的感知和判断。

三、晚期症状

1.右心功能不全症状

体循环淤血表现:主要有下肢水肿,开始为踝部、胫骨前水肿,傍晚明显,休息后可减轻,病情加重时水肿可蔓延至全身,甚至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这是由于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儿童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可能会发现鞋子比以往更紧,或者家长观察到孩子腿部肿胀;老年患者下肢水肿可能会影响行走,因为水肿导致下肢沉重、不适;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后水肿可能会有变化,但如果出现持续的下肢水肿,就需要考虑心脏疾病的可能。

胃肠道淤血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这是因为胃肠道淤血,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吃饭不香,食量减少;老年患者胃肠道淤血可能导致长期消化不良,影响营养摄入;女性患者同样会出现这些胃肠道不适症状,需要综合判断是否与心脏病变相关。

2.其他表现

发绀:在病情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这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心脏血液分流或循环障碍,使得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从而出现发绀。儿童患者发绀可能不太容易被家长发现,需要仔细观察皮肤黏膜颜色;老年患者发绀可能提示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心肺功能严重受损;女性患者发绀表现与其他人群一样,但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有风湿热病史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类型,是风湿炎症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在医学上未直接表明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详情如下: 风湿性心脏病常累及心脏瓣膜,尤其是二尖瓣,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这种瓣膜病变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得心房压力升高、心房扩大。心房的结构改变为心房颤动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心脏瓣膜的病变会影响心脏
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其发病原因是不是会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脑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及低灌注等。 2、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这些
风湿性心脏病饮食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饮食需要注意进行低盐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摄入均衡等。 1、进行低盐饮食 高盐食物的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增加患者心脏、血管等组织的负担,所以患者应当限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进行低盐饮食。 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等,上述食物
风湿性心脏病导致脑梗塞怎么治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通常指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导致脑梗死通常和血栓形成,造成脑动脉阻塞有关,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原发病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医生会结合患者病情,给予降颅内压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等,以减少脑组织损伤,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尿激酶、依达拉奉等。 2、手术治疗 对于梗死面积较大者,还需给予
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其发病原因通常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脑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及低灌注等。 2、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这些疾
双肺纹理增多有危害吗
胡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双肺纹理增多不一定有危害。 双肺纹理增多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生理性、支气管性、血管性和淋巴性等。生理性的双肺纹理增多,如肥胖或老年等情况下出现的,通常没有较大的危害。然而,由病理因素引起的双肺纹理增多,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肺水肿、风湿性心脏病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并出现与
脑梗塞的原因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即脑梗死。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造成的。 1、大动脉粥样硬化 比如颈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时,会造成血管狭窄,脑组织供血量减少,继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2、心源性栓塞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原因导致血栓形成,
风湿性心脏病会引起脑梗塞吗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即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是不是会引起脑梗死,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重度发作或者反复发作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如果患者处于病情初期,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也不会引起脑梗死。如果患者处于病情晚期,可导致心脏功能不全,从而引起血栓形成。这些血栓可以脱落并流入脑部血管,导致脑梗死的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之赘生物的实质是什么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之赘生物的实质是白色血栓。 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在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由于链球菌感染等因素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引发炎症反应。血小板在受损部位聚集、黏附,形成血栓的起始部分。 同时,在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受损,利于血小板黏附。同时,炎症因子等的作用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比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消除链球菌感染,还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如果患者伴有心房颤动,需要使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如果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作用不明显,症状较重,则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并发症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咯血、心律失常,二尖瓣狭窄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风湿感染以后二尖瓣收缩的影响,瓣膜出现了粘连、增厚,从而在心脏舒张期二尖瓣开放时不全,这时候血液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时候会受到一些影响,久而久之会出现心脏结构的变化,心脏增大,病人会有心衰、房颤,还有一部分病人会有咯血、心
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范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由风湿热中重度发作或者是反复发生风湿热而引起心脏瓣膜发生损害。这种损害可以引起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等等,各个瓣膜发生关闭不全或者是狭窄,就称之为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往往是由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变态反应发生风湿活动,可以损害到皮肤、黏膜、皮下组织、关节,甚至心脏。
风湿性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
范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是免疫性疾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免疫性损害累及到瓣膜,导致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等发生关闭不全或是狭窄引起,被称为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种链球菌最多见于咽喉部感染,咽喉部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人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性关节发生风湿热活动。游走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导致像皮下结节、皮下
风湿性心脏病早期症状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会由于风湿热感染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咽喉部疼痛、咳嗽、咳痰、心慌、心悸、容易感到疲劳等。随着症状加重,患者还会逐渐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明显下降的症状,需要行心脏超声检查来评估心脏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往往会出现瓣膜的钙化、粘连、狭窄等。
风湿性心脏病会遗传吗
陈文韬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不会遗传。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的机制是机体受到了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进一步影响心肌,心肌炎病情危重时发生心脏瓣膜病变形成了心脏病。有风湿性心脏病,女性尽量避免怀孕,如果需要生育,建议在病情平稳情况下妊娠,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病情加重。
风湿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陈文韬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感染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了心脏瓣膜病变的心脏病,主要是以二尖瓣受累为常见,简称风心病,在临床上很少发生单纯性的主动脉瓣三三尖瓣或是肺动脉瓣病变,多见于20~40岁左右的青壮年,以女性居多。当然并不是所有感染链球菌的患者,都会出现二尖瓣狭窄,形成狭窄一般在出现急性风湿热后,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