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容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

来源:民福康

多种疾病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供血不足易引发,心肌病中扩张型心肌病因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肥厚型心肌病因心肌肥厚致心肌电活动异常易致,先天性心脏病因心脏结构异常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易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高钾血症因影响心肌电生理易致,心肌炎因心肌炎症破坏电生理功能易致,且各病在发病机制、相关人群及研究依据等方面各有特点。

一、冠心病

1.发病机制及相关情况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会发生改变,容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例如,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的损伤、坏死会引起心肌电活动的紊乱,使得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从年龄角度看,中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这类人群恶性心律失常由冠心病导致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男性在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上可能相对高于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发病风险较低,而绝经后女性发病风险逐渐接近男性。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冠心病,进而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2.相关研究依据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例如,一项大规模的临床观察研究对大量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冠心病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约为非冠心病组的数倍,这充分证实了冠心病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疾病之一。

二、心肌病

1.扩张型心肌病

发病机制与影响: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肌的纤维化、心肌细胞的变性等改变会破坏心肌的正常电生理传导,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其中恶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从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年人居多。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扩张型心肌病的风险较高,进而更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研究支持:临床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一些研究通过心电图监测和长期随访发现,相当比例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2.肥厚型心肌病

发病情况及机制:肥厚型心肌病是由于心肌肥厚,尤其是室间隔肥厚,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心肌的结构异常会引起心肌电活动的异常,容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年龄上,青少年和中青年较为常见,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无显著差异。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进而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

依据:多项研究显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其中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猝死风险明显升高。例如,一些研究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肌电生理异常,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三、先天性心脏病

1.发病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结构的先天性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心脏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心肌长期处于异常的负荷状态,会导致心肌电活动紊乱,从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在年龄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从出生后就可能存在相关问题,婴幼儿时期如果先天性心脏病未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发展,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会增加。男性和女性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2.研究数据

临床研究表明,未经过正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经过有效治疗的患者。例如,对一些未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长期随访发现,部分患儿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事件,这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疾病,及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对于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四、电解质紊乱相关的心脏疾病继发恶性心律失常

1.低钾血症

机制与影响: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增高,传导性改变,容易引发各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年龄方面,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低钾血症,儿童如果存在呕吐、腹泻等情况容易导致低钾,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药物等因素也易出现低钾。男性和女性在低钾血症的发生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有肾脏疾病、长期使用利尿剂等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低钾血症,进而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研究情况:临床研究发现,低钾血症患者中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血钾水平密切相关,血钾水平越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越高。例如,一项关于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显示,当血钾低于一定水平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2.高钾血症

发病及恶性心律失常关联: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传导性减慢,也容易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是高钾血症的高发人群,儿童如果存在肾功能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出现高钾血症。男性和女性在高钾血症的发病上无明显性别差异,有肾功能衰竭、服用影响钾代谢药物等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高钾血症,从而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研究依据:临床研究表明,高钾血症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一些研究通过对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监测发现,随着血钾水平的升高,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增加。

五、心肌炎

1.发病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破坏心肌的正常电生理功能,容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年龄上,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患病毒性心肌炎,从而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当然成年人也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在心肌炎的发病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上无明显性别差异,有病毒感染病史且未及时有效治疗的人群更易发生心肌炎,进而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2.研究发现:临床研究显示,心肌炎患者中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心肌炎急性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例如,一些心肌炎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从而引起的心跳不规则、心跳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等症状的总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和由于患者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绝对规则,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突发突止,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发作,会让患者突然感觉到一些病症,而且这些病症也会突然消失。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有心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表现出心脏骤停。室颤往往发生在心源性猝死之前,往往由原发病造成,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不及时除颤,将有生命危险。其它风险性高的心律失常还有房颤,房颤,容易表现出栓子脱落的并发症,一旦表现出容易引发脑梗,心梗,下肢动脉鼻塞等疾病,同样可以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本身因为心肌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心功能的衰竭,如果发生了心率的衰竭,心脏也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快速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于病人的心脏中存在先天性特殊的传导系统而存在。阵发性室上速在发作时,可经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发作终止,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也不能对阵发性室上速进行根治。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将病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什么是心律失常
陈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跳都是由窦房结引起,即心跳司令部,所以每一块心肌都具有自律性,当窦房结功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其他部位心肌出现自律性增加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也叫房早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这种也叫室早。可能是由于患者工作压力大、喝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者着凉、感冒等因素所致。同时还有一些相应影响,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