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尿蛋白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剧烈运动、发热、长时间站立或寒冷刺激等,去除诱因后多可恢复;病理性原因有肾小球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和肾小管-间质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药物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等)。需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电泳、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进一步检查诊断。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应对措施,特殊人群如儿童、女性、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生理性原因导致尿蛋白高

1.剧烈运动:高强度运动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尿蛋白升高。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代谢紊乱,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可能发生短时间改变,使得原本不能通过滤过膜的蛋白质有少量漏出。例如,运动员在剧烈比赛后进行尿检,可能会出现尿蛋白短暂升高的情况,但一般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2.发热:体温升高时,机体的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肾脏的血流动力学等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尿蛋白出现一过性增高。比如,儿童在感染性疾病引起发热时,进行尿常规检查可能发现尿蛋白轻度升高,当体温恢复正常后,尿蛋白往往也会恢复正常水平。

3.长时间站立或寒冷刺激:长时间站立会使身体的血液分布发生改变,肾脏血流相对改变,可能引起尿蛋白升高;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等反应,也可能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出现尿蛋白暂时增多。例如,一些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在工作后检查尿液可能发现尿蛋白高,而休息后再复查可能就恢复正常了。

二、病理性原因导致尿蛋白高

1.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机制:多种因素可导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如免疫复合物沉积、自身免疫反应等。例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引起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得蛋白质漏出增加。不同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升高的程度有所不同,如肾病综合征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往往会出现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超过3.5g。

年龄与性别影响: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发病情况有差异,青少年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相对较为常见,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类型肾炎中的发病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年龄段和性别均可发病。

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更容易诱发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尿蛋白持续升高。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糖尿病肾病:

病理机制: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肾小球微血管,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等病变,进而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出现尿蛋白升高。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较高,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可能逐渐增多,从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

年龄与性别影响: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均可发生糖尿病肾病,但在糖尿病患者中,男性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比例可能相对有一定差异,不过总体上年龄越大、糖尿病病程越长,发病风险越高。

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血压控制不佳、高脂血症等情况存在,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导致尿蛋白持续升高。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未良好控制血糖的患者更易出现尿蛋白高的情况。

狼疮性肾炎:

病理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等多个器官,在肾脏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出现尿蛋白升高。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与女性体内的激素等因素有关。

年龄与性别影响: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儿童和老年也可发病,但以育龄期女性更为常见。

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狼疮性肾炎的发作与患者的生活状态、是否感染等因素有关,劳累、感染等可能诱发病情活动,导致尿蛋白增多。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尿蛋白情况,因为病情活动时尿蛋白往往会升高。

2.肾小管-间质疾病

慢性肾盂肾炎:

病理机制:细菌等病原体反复感染肾脏间质和肾小管,导致肾小管-间质发生炎症、纤维化等病变,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等,进而可能引起尿蛋白升高。一般来说,慢性肾盂肾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会逐渐损害肾脏功能,导致尿蛋白持续存在或逐渐增多。

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相对更容易患肾盂肾炎,包括慢性肾盂肾炎,所以女性患慢性肾盂肾炎导致尿蛋白高的情况相对较多见。

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女性,若未得到彻底治疗,容易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从而出现尿蛋白高的情况。不注意个人卫生、性生活后不及时排尿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尿路感染风险,进而引发慢性肾盂肾炎导致尿蛋白升高。

药物性肾小管-间质损伤:

病理机制: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可对肾小管-间质造成损伤,影响肾小管的正常功能,导致尿蛋白出现异常。药物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与药物的剂量、使用时间以及个体的敏感性等有关。

年龄与性别影响: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可能发生,不过儿童由于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更容易受到药物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导致尿蛋白高的情况发生时需要特别谨慎评估药物使用情况。

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有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病史的人群,如因疾病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需要密切监测尿常规,尤其是尿蛋白情况,因为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逐渐损伤肾小管-间质,引起尿蛋白升高。

三、尿蛋白高的进一步检查与诊断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准确测量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评估尿蛋白程度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小于0.15g,如果超过该值则提示尿蛋白升高。例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15-3.5g之间属于轻度-中度蛋白尿,大于3.5g则为大量蛋白尿。

2.尿蛋白电泳:通过尿蛋白电泳可以初步判断尿蛋白的来源是肾小球性还是肾小管性等。肾小球性蛋白尿以中大分子蛋白质为主,如白蛋白等;肾小管性蛋白尿则以小分子蛋白质为主,如β?-微球蛋白等。

3.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的滤过功能情况。血肌酐升高往往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肾功能出现异常,这与尿蛋白高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因为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蛋白质的滤过和重吸收等过程。

4.肾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帮助排查是否存在肾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尿蛋白高,如肾脏肿瘤、多囊肾等情况,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四、尿蛋白高的应对与注意事项

1.针对生理性原因的应对:对于因剧烈运动、发热、长时间站立或寒冷刺激等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尿蛋白高,一般在去除相关诱因后,尿蛋白可恢复正常。例如,剧烈运动后休息一段时间再复查尿常规,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复查,长时间站立人群休息后复查,往往尿蛋白会降至正常范围。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再次诱发因素,如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等。

2.针对病理性原因的应对:

肾小球疾病相关:如果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需要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关键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严格管理糖尿病病情,延缓肾病进展;狼疮性肾炎则需要根据病情活动程度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监测尿蛋白变化情况。

肾小管-间质疾病相关:慢性肾盂肾炎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彻底清除病原体,控制感染反复发作;对于药物性肾小管-间质损伤,需要及时停用肾毒性药物,并根据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保护肾小管的药物等。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尿蛋白高时,要更加谨慎排查病因,因为儿童肾脏疾病的病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等。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有水肿等其他伴随症状,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儿童用药需要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

女性: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在泌尿系统感染等方面风险相对较高,如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所以女性出现尿蛋白高时,要尤其注意泌尿系统感染的排查,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妇科等相关情况,因为一些妇科炎症等也可能间接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蛋白高。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尿蛋白高时,要考虑多种慢性疾病的可能,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继发性肾脏病变。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变化,防止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肾脏功能进一步受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疾病是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的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一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人不宜吃豆制品、蛋肉类、乳制品、干果类,因为这些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依次是肉、蛋和牛奶。建议少吃脂肪,猪肉、牛肉等四条腿的脂肪含量高于鸡、鸭等两条腿的脂肪含量,而鱼(无腿)的脂肪含量低于鸡、鸭,所以鱼的蛋白质含量最好,可以多吃。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尿常规检查提示尿蛋白升高,此时患者并不一定就是肾病。因为有一些正常人在剧烈活动,脱水,发热,精神刺激,应激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肾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在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性蛋白尿。在这个时候患者肾脏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这个时候不考虑患者是由于肾病所导致的蛋白尿。还有一些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造成尿蛋白高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疾病。那么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有的时候是由生活中造成的,比如剧烈运动,高温高寒等等。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导致的的尿液持续表现出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多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其病因很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①发热期蛋白
尿蛋白高吃什么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增高多数为肾小球肾炎,可服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减少尿蛋白,同时也可服用雷公藤多甙抑制免疫治疗。若为肾病综合征,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时,则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此外部分病人是由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所造成的蛋白尿,此时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此外可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或
怀孕尿蛋白高对胎儿有影响吗?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期间孕妇尿蛋白高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胎儿宫内缺氧。怀孕期间孕妇表现出尿蛋白高的因素:可能是由于孕妇怀孕期间得了妊高症,造成肾脏损伤而造成尿蛋白高;也可能是由于妊娠前期造成尿蛋白高。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做好孕期保健,同时也需要定期去医院做产检,关注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孕期属
肾炎24小时尿蛋白高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有一些肾炎患者可以出现尿蛋白增多,表现为24小时尿定量明显增多,此时建议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必要时,建议患者应当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来进行确诊,一方面可以鉴别患者是原发性肾脏疾病,还是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患者出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多,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有
孕妇尿蛋白高怎么办?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尿蛋白高一般来说都是尿路感染造成的,可用富含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的免疫食品来滋养调理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帮助人体抵抗细胞和病毒的侵袭,清除体内垃圾毒素,恢复人体健康。怀孕过程中,必须密切观测血压,肾功能和尿蛋白,饮食一定要清淡,少盐,不要劳累,多摄取优质蛋白,最好防止食用植物蛋白,豆制品(
孕妇尿蛋白高有什么影响?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尿蛋白高,这种情况有可能会造成子痫。由于在怀孕后身体的负担会有所加重,肾脏的负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就会造成小便里有蛋白的情况,少部分的孕妇是单纯的尿蛋白增高,但大多数的孕妇尿蛋白增高,同时还可能会合并有高血压,所以要造成重视。
尿蛋白高好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好不好降下来要结合综合情况来看,有些病人表现出尿蛋白是由于肾外的因素,如在表现出脱水后会造成血压偏低,肾脏灌注不足,会表现出暂时性的肾功能受损,发生蛋白尿。一些药物中毒造成肾功能损伤也会表现出蛋白尿。如果能发现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尽快去除病因,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尿蛋白就能降至正常。但是若是肾
尿蛋白高需要注意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正常持续性尿蛋白高的情况,一般是说明表现出了肾脏的相关疾病,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这个饮食原则,以防止增加肾脏的负担。此外,还要注意到医院肾内科定期复查,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及24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指标以进一步评估病情,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必要时还需检查肾穿刺活检以明确具体病理类型。平时在生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王化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如果超过300mg,诊断为蛋白尿。蛋白尿属于异常情况,一般分为肾小球源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分别是由于肾小球疾病引和小管间质疾病所致。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源性蛋白尿是因为人体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病变,血液中蛋白漏进尿液,产生了大量蛋白尿。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属于肾小管间质疾
24小时尿蛋白高怎么回事
陈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蛋白。如果出现这种蛋白尿,而且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尿,患者前往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定量24小时尿蛋白明显升高,通常考虑是肾脏疾病所引起。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都可以出现尿蛋白增加。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和治疗,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田佳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一般人体肾脏功能正常时,尿液中没有蛋白,化验尿蛋白为阴性。如果患者做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或者尿蛋白定量超过正常数值,尿微量白蛋白高出正常数值,考虑可能有肾脏疾病,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尿液中尿蛋白增多,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但是蛋白尿不仅仅是肾脏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继发肾脏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是什么原因导致尿蛋白高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综合症可出现尿蛋白质明显升高以及有肾功能、肌酐、尿酸、尿素氮升高。二、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均可出现尿蛋白,可伴有血尿、肾功能不全。三、生理原因,如高蛋白饮食、大量运动后可出现一过性尿蛋白高,此时可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泌尿系统B超等,综合判断
尿蛋白高吃什么水果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以吃苹果、香蕉、橘子、柚子、梨等,以上水果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注意不能吃杨桃,杨桃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出现尿蛋白的情况,应该进一步到医院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
糖尿病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蛋白升高,就考虑很有可能已经发生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变,但同时也需要排除是否是由于其他肾脏疾病所造成尿蛋白升高,比如急性肾炎、泌尿道感染、绝对组织疾病引起继发性肾脏损伤,还有高血压肾脏病变等等,糖尿病肾病是慢性一种肾脏病变重要类型,随着病情发展,最终会造成尿毒症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