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易因免疫状态变化、性行为风险、特殊生理状态及缺乏早期筛查意识而患梅毒。
1.免疫状态变化
孕期女性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改变,以适应胎儿这一外来“半同种移植物”。这种免疫调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梅毒螺旋体的防御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抵御病原体入侵,而孕期免疫平衡的改变可能使孕妇相对更容易受到梅毒螺旋体的感染。例如,有研究表明孕期母体的免疫细胞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等方面会出现与非孕期不同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对梅毒螺旋体的抵抗力。
2.性行为风险
孕期性行为可能存在一定风险,若性伴侣感染梅毒螺旋体,孕妇通过性接触感染的几率会增加。此外,部分孕妇可能存在性传播疾病知晓率低、防护意识不足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感染梅毒的可能性。比如一些孕妇在孕期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当性伴侣携带梅毒螺旋体时,就容易发生感染。
3.特殊生理状态
孕妇的生殖系统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局部环境可能更利于梅毒螺旋体的生存与繁殖。例如,孕期阴道酸碱度等可能发生变化,为梅毒螺旋体创造了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得感染后病情发展相对更容易。而且孕期孕妇的身体负担加重,整体健康状况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也会增加感染梅毒的易感性。
4.缺乏早期筛查意识
部分孕妇由于对孕期产检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梅毒筛查的意识淡薄,未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导致梅毒在孕期未能被早期发现和干预。早期梅毒筛查对于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若孕妇错过早期筛查时机,就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持续处于梅毒感染状态,进而对自身和胎儿健康造成更严重影响。
孕妇一旦发现可能感染梅毒的相关迹象,如生殖器出现可疑皮疹等,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梅毒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