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疝气是宝宝常见外科疾病,6个月以下症状轻且包块可回纳的可观察等待,要避免腹压增加;6个月以上未自愈或发生嵌顿需手术,多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及观察等待期都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疝气情况,宝宝特殊需谨慎对待。
一、腹股疝气的基本认识
腹股疝气是宝宝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因宝宝腹股沟处的鞘状突未闭合,导致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通过薄弱点突出到腹股沟区域形成。男宝宝发生腹股疝气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观察与等待情况
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若腹股疝气症状较轻,疝气包块可自行回纳,可先进行观察等待。因为部分宝宝随着身体发育,鞘状突可能会逐渐闭合。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以免疝气突出加重。
三、手术治疗情况
手术时机:一般来说,6个月以上仍未自愈的腹股疝气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如果宝宝腹股疝气发生嵌顿(疝气包块不能回纳,同时宝宝出现哭闹不止、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急诊手术,以免肠管等组织缺血坏死。
手术方式:目前多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通过结扎未闭合的鞘状突,阻止腹腔内容物突出。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四、家庭护理要点
避免腹压增加: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安抚宝宝情绪;预防感冒咳嗽,若宝宝有感冒症状要及时治疗;避免让宝宝长时间便秘,可通过合理喂养,如母乳喂养的妈妈注意饮食均衡,添加辅食的宝宝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等方式来预防便秘。
观察疝气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腹股疝气包块的情况,包括是否能回纳、大小变化等。如果发现疝气包块不能回纳或宝宝出现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宝宝)
宝宝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在对待腹股疝气时要格外谨慎。手术治疗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关注手术切口的情况,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观察等待期间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宝宝的舒适度为首要考虑,避免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