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致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发胎盘与子宫壁剥离)、机械性因素(腹部撞击、外倒转术操作不当可致胎盘早剥)、宫腔内压力骤减(胎膜早破、双胎妊娠第一个胎儿娩出过快使宫腔内压力骤减引起胎盘与子宫壁剥离)、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致子宫静脉压升高引发胎盘自子宫壁剥离),还有高龄孕妇、吸烟酗酒、既往胎盘早剥史等因素也会增加胎盘早剥风险。
机械性因素
外伤:腹部受到撞击等外伤时,可能会导致胎盘早剥。比如孕妇腹部受到意外的碰撞,像车祸中腹部被撞击,这种外力作用可能直接引起胎盘与子宫壁的剥离。另外,外倒转术矫正胎位时操作不当,也可能引发胎盘早剥,在进行外倒转术时,如果操作力度、角度等不合适,就可能干扰胎盘的正常附着位置,导致剥离。
宫腔内压力骤减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时,大量羊水快速流出,使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体积突然缩小,进而引起胎盘与子宫壁剥离。尤其是在双胎妊娠时,第一个胎儿娩出过快,宫腔内压力急剧下降,更容易发生胎盘早剥。
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导致蜕膜静脉床淤血或破裂,胎盘自子宫壁剥离。例如,孕妇长时间保持仰卧姿势休息或睡眠,就可能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其他因素
高龄孕妇:年龄较大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孕妇的血管等生理状况可能发生变化,身体的调节功能相对减弱,更容易出现血管病变等情况,从而增加胎盘早剥的可能性。
吸烟、酗酒:孕妇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吸烟会影响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酗酒可能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平衡,进而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等,导致胎盘早剥发生的几率上升。
既往胎盘早剥史:有过胎盘早剥病史的孕妇,再次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比无此病史的孕妇明显增高。因为既往胎盘早剥可能导致子宫壁等组织发生一定的病理改变,再次妊娠时更容易出现胎盘剥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