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有多种症状,包括视力逐渐下降、对比敏感度下降、屈光改变、单眼复视或多视、眩光、色觉改变等,老年人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且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延缓其发展。
对比敏感度下降
患者对不同物体之间亮度差异的分辨能力降低。在眼科检查中可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面对不同对比度的目标时,识别能力弱于正常人。这是由于混浊的晶状体影响了光线的均匀折射,使得视觉系统难以准确感知物体的细节和对比度变化。比如,在有明暗对比的环境中,患者可能难以分辨物体的轮廓和边界。
屈光改变
部分患者会出现屈光状态的变化。可能表现为近视度数增加,原本没有近视的老年人可能开始出现近视,或者原有的近视度数加深;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老花眼症状减轻的情况,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如同一个凸透镜,改变了眼睛的屈光力。例如,一位原本有老花眼需要佩戴老花镜的老人,可能发现现在不戴老花镜也能看清近处物体,但看远处却更模糊了。
单眼复视或多视
晶状体混浊不均匀时,会像多个透镜一样折射光线,导致患者看东西时出现重影,即单眼复视或多视。例如,患者会看到一个物体变成两个或多个,这会严重影响日常的视觉功能,如行走、阅读等活动都会受到干扰。
眩光
在强光下,患者会感觉视物不适,出现眩光现象。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使进入眼睛的光线散射,原本聚焦在视网膜上的光线分散开来,导致患者在面对强光,如阳光、车灯等时,视觉受到干扰,产生刺眼、视物不清的感觉。比如,夜间开车时,对面来车的灯光会让患者感到强烈的眩光,影响行车安全。
色觉改变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能会出现色觉异常,对颜色的感知不如以往敏锐。由于晶状体混浊,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辨别颜色的能力下降。例如,患者可能觉得物体的颜色变得暗淡、失真,对红色、蓝色等颜色的识别出现偏差。
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维护眼部健康,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