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来源:民福康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贫血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女性经量变化;有溶血相关表现,约1/3-1/2患者黄疸,多数肝脾肿大;还有其他症状,部分发热,少数血红蛋白尿,老年和儿童需特殊关注相关情况。

一、贫血相关症状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可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皮肤黏膜供氧不足所致;还可伴有头晕、乏力,这是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代谢功能紊乱引起。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长期慢性贫血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利用,不利于骨骼和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周期中出现经量变化等情况,因为贫血影响了体内激素调节和血液循环。

二、溶血相关表现

1.黄疸:约有1/3-1/2的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红细胞破坏增多,大量血红蛋白被分解,产生过多的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从而出现黄疸。新生儿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黄疸且可能程度较重,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

2.肝脾肿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以脾脏肿大较为常见。这是由于溶血过程中,脾脏参与了红细胞的破坏,长期溶血刺激导致脾脏髓外造血和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起脾肿大;肝脏也会因处理过多的胆红素等代谢产物而出现轻度肿大。儿童患者肝脾肿大可能会影响腹部外观和内脏功能,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腹部体征的变化。

三、其他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或中等度热。这可能是由于溶血反应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等物质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发热。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和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发热时更需谨慎处理,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

2.血红蛋白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这是因为大量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液,超过了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游离的血红蛋白从肾脏滤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儿童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时,需注意观察尿量和尿液颜色变化,及时评估肾脏功能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蛋白尿
蛋白尿一般是指患者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值,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反应的一种现象。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慢性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溶血性黄疸是红细胞在体内过早破坏,导致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异常,引起慢性持续存在的黄疸。 慢性溶血性黄疸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先天性胆道闭锁、炎症感染、药物反应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溶血、发热、头痛、呕吐、寒战、肝脾肿大等症状,若不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可
晨尿红茶色怎么回事怎么办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晨尿红茶色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包括饮水过少、进食花青素多的食物等,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肾结石或膀胱癌等病理因素有关,要根据情况处理。 一、生理因素 1.饮水过少 饮水过少导致血容量减少,生成的尿液随之减少,尿液浓缩后颜色加深,会出现红茶色晨尿,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饮水增多后尿液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日常
全身发黄尿液发红发烧是怎么回事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即发热,全身发黄尿液发红发热可能与溶血性黄疸、胆囊癌、肝癌等疾病有关。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发生与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呈浅黄色,还可引起发热、尿液呈红色等症状。 2、胆囊癌 胆囊癌的发生可能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结石等疾病有关,当肿瘤侵犯肝门部引发
荨麻疹不治疗的后果是什么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荨麻疹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引发其他疾病等后果。 1.影响生活质量 荨麻疹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睡眠不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引发其他疾病 严重的荨麻疹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如过敏性休克、肾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杨柳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了自身抗体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可以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病因主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的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慢淋、病毒感染、肿瘤等。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或冷凝集试验阳性。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其次就可以用糖皮质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顾名思义是由于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可以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另外病人发生感染或者是肿瘤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般情况下,对于原发病的治疗是最为重要的,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多数的患者可以缓解。
溶血性贫血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破坏速率增加,超过了骨髓的代偿速度而发生的贫血,病人有可能会出现贫血、黄疸、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等。溶血性贫血可以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比如红细胞酶的缺陷,红细胞膜的缺陷,或者是病人接触了一些毒物,药物,或者是病人发生输血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导致溶血性贫血。
贫血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是指的外周血中红细胞容量减少,通常是用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如果是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克每升,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克每升,孕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0克每升,可以诊断为贫血。根据贫血的病因不同,可以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的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的贫血以及失血性的贫血,需要对贫血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疗。
溶血性贫血
杨柳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当溶血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占全部贫血的5%左右,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溶血性贫血按发病和病情可以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按溶血的部位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按病因可以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和红细胞外部因素。急性溶血多为血管内溶
贫血
章志学 副主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值引起的一种症状。贫血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生活中常见的贫血症状是面部、口唇的颜色苍白,容易头昏乏力,易疲劳,容易心悸。贫血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要根据病因来给予治疗,经过治疗大多可以缓解。贫血的严重程度,依据血红蛋白的数值来决定的。血红蛋白正常成人男性是120~160g/L,成人女性的正常值是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张秋月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是患者受到感染诱发的贫血,是由于患者自身产生抗体,血细胞抗体与血细胞相结合,血细胞被破坏引起的溶血叫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可以去医院进行血清学实验,比如库姆实验进行诊断,可以明确患者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章志学 副主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内在的缺陷或和外在因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骨髓造血代偿性增强,但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破坏,而最终出现贫血,这时称为溶血性贫血,是一类疾病总称。溶血性贫血既可以是遗传性,也可以是后天受到损伤引起。不同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相关特性也不同,治疗和患者结局也会有不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