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尿失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盆底肌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分娩损伤、慢性疾病影响、肥胖因素及药物影响,如年龄增长致盆底肌自然退行性变、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多次分娩致盆底损伤、慢性咳嗽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影响、肥胖增加盆底压力、某些药物引发尿失禁副作用等。
一、盆底肌功能减退
年龄因素: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会发生自然的退行性变化。例如,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盆底肌的弹性和支持功能,这是因为雌激素对维持盆底组织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而老年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使得盆底肌纤维变细、数量减少,支撑尿道、膀胱、子宫等盆腔器官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尿失禁发生风险。
二、雌激素水平降低
性别与年龄因素: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导致尿失禁的重要原因之一。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雌激素缺乏会引起尿道黏膜变薄、萎缩,尿道闭合压力降低,同时影响膀胱黏膜的完整性和膀胱的感觉功能,使得膀胱对尿液的控制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尿失禁。
三、分娩损伤
病史因素:若老年女性有多次分娩史,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和尿道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可能受到过度牵拉而损伤,即使当时没有立即出现明显尿失禁症状,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既往的分娩损伤会逐渐显现,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引发尿失禁。
四、慢性疾病影响
年龄与疾病因素:老年女性常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腹压持续增高,反复的腹压增加会逐渐损伤盆底支持结构,增加尿失禁发生的可能性;此外,糖尿病也是老年女性常见疾病,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出现尿失禁相关症状。
五、肥胖因素
生活方式与年龄因素:老年女性若存在肥胖问题,过多的体重会增加盆底的压力,加重盆底肌的负担,长期下来容易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受损,进而引发尿失禁。肥胖还可能影响激素水平等多方面,间接增加尿失禁风险。
六、药物影响
年龄与用药因素:老年女性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尿失禁副作用。例如,一些利尿剂可能会增加尿量,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增加尿失禁发生的几率;某些镇静催眠药等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功能等。